童丱已乘徐福舶,使星无复博望槎
英雄割据争蜗角,世态炎凉幻蜃楼。
北伐单于闻失道,南征荆楚报沉舟。
中兴家国多戎马,垂死馀悲记陆游。
十年晦朔异中华,寥落荒城宿晚鸦。
童丱已乘徐福舶,使星无复博望槎。
筹边枉费屯田策,弃地浑如大漠沙。
遗老尚存思旧泽,崦嵫日暮奈西斜。
板荡乾坤值播迁,燕都鼎沸热纷然。
萧条辇路鸣班马,呜咽宫梧泣暮蝉。
复霸文公无雉得,要盟郑伯有羊牵。
关门柳色摇青处,小驻銮舆感昔年。
罢停科举陋浮词,海上琴音是我师。
绝域张骞新凿空,诸生何武漫称诗。
争攻孔教戈操室,一染欧风气吐蜺。
学界盛衰关国运,中原北望寄幽思。
高飞远避北山罗,匿迹销声计转多。
文武衣冠非曩昔,乡关岁月易蹉跎。
丛残黄卷閒披读,憔悴青衫自放歌。
数亩荒园栖遁久,神驹局促志难磨。
矍铄何人老据鞍,抟风一击落霜翰。
只知纸上谈兵易,那觉军前却敌难。
恨海尾闾波未泄,穷边瓯脱地非宽。
廉颇李牧何时出,朔漠秋高杀气寒。
去岁沈阳战衅开,从军万卒入泉台。
江山暗坠他人手,烽火重燃未死灰。
历代寝门灵尽泣,旁观壁上将谁才。
辽河流水声呜咽,壮丽皇都没草莱。
酷爱风流阮步兵,呼僮沽酒破愁城。
鲸波历历平何日,鲲岛茫茫寄此生。
乱后家山沦异域,时艰朝野拥虚声。
一身自笑如王猛,晋室倾心最有情。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从古代英雄割据、世态炎凉到近代国家动荡、文化衰微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反思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并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具体分析如下:
1. **历史与英雄**:“英雄割据争蜗角”描绘了古代英雄之间的争斗,隐喻历史上的权力斗争。“世态炎凉幻蜃楼”则反映了世事无常,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
2. **国家与个人**:“中兴家国多戎马,垂死馀悲记陆游”表达了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以及对陆游等历史人物的缅怀。
3. **文化与教育**:“罢停科举陋浮词,海上琴音是我师”反映了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反思,以及对艺术、音乐等精神追求的重视。
4. **现实与理想**:“学界盛衰关国运,中原北望寄幽思”表达了对文化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5. **个人境遇**:“高飞远避北山罗,匿迹销声计转多”描绘了个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挣扎与逃避,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6. **历史与未来**:“廉颇李牧何时出,朔漠秋高杀气寒”表达了对历史英雄再次出现的期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7. **战争与和平**:“去岁沈阳战衅开,从军万卒入泉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8. **文化传承**:“酷爱风流阮步兵,呼僮沽酒破愁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决心。
9. **个人情感**:“一身自笑如王猛,晋室倾心最有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王猛的认同,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政治、个人命运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