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向阳死草青先茁,解冻枯池绿再生全文

向阳死草青先茁,解冻枯池绿再生

宋末元初 · 方回
清晓林禽百种鸣,春寒渐暖变新声。
向阳死草青先茁,解冻枯池绿再生
太子四门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惊。
回头最念儿童辈,不识灯宵旧太平。

注释

清晓:清晨。
林禽:树林里的鸟儿。
鸣:鸣叫。
春寒:春天的寒冷。
渐暖:逐渐温暖。
新声:新的叫声。
向阳:向着阳光。
死草:枯死的草。
青先茁:最先转绿。
解冻:冰开始融化。
枯池:冻结的池塘。
绿再生:重新生机勃勃。
太子四门:比喻权贵之地。
何足怪:不值得奇怪。
麻姑三海:泛指广阔的海域。
自堪惊:感到惊讶。
回头:回首往事。
儿童辈:孩子们。
灯宵:元宵节。
旧太平:昔日的太平景象。

翻译

清晨的树林里鸟儿种类繁多,春天的寒冷逐渐消退,新的鸣叫声不断变化。
向着阳光的枯草最先转绿,冻结的池塘冰开始融化,水面重新生机盎然。
太子四门的景象并不稀奇,但麻姑见到广阔的海域却感到惊讶。
回首往事,最想念的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知道昔日元宵节的繁华和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光的怀念。开篇“清晓林禽百种鸣”写出了清晨森林中各种鸟儿齐声鸣叫的情景,展现出大自然初春苏醒的生动画面。紧接着,“春寒渐暖变新声”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中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活力。

“向阳死草青先茁,解冻枯池绿再生”则描绘了在阳光照射下,原本枯萎的植物开始复苏,而冰冻融化后的水池周围也长出新绿,表现了自然界的更新换代。

“太子四门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惊”这一句中的“太子四门”和“麻姑三海”,可能是指某些传说或奇观,但在这里诗人用来比喻,即使是宏伟壮丽的事物,也不足为奇。因为接下来的“回头最念儿童辈,不识灯宵旧太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平年代的深切怀念,尤其是在夜晚灯下思绪万千,感到时代变迁,往昔时光难以复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以及对传说奇观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年代的深切怀念和对当前动荡局势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