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
出处:《斋中咏怀》
唐 · 羊士谔
无心唯有白云知,闲卧高斋梦蝶时。
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
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无心:没有心思或牵挂。白云:象征纯洁或自由,也暗示诗人的心境。
闲卧:悠闲地躺着。
高斋:高高的书斋,寓指清静之地。
梦蝶:化蝶入梦,常用来表达超脱尘世的愿望。
不觉:不知不觉。
东风:春风,代表季节更替。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火吃冷食。
雨来:指春雨来临。
萱草:古代传说中母亲的象征,也指代母爱。
巴篱:泛指篱笆,可能暗示故乡或田园。
翻译
心中无挂念,只有白云知晓闲暇时躺在高阁,梦中化作蝴蝶飞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文人在高耸书房中的闲适生活。开篇"无心唯有白云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尤其是白云之间的默契和沟通,无须言语便能感通。此处“无心”非指佛教中之“无我”,而是无忧无虑之意。紧接着"闲卧高斋梦蝶时"则写出了诗人在书房中悠闲地躺卧,心境如同庄子所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梦到蝴蝶,或许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下两句"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毫无察觉。春天的东风轻拂而过,带来了寒食节气(古代寒食节在清明前后,一种禁忌火食的习俗),诗人却浑然不觉;接着细雨来临,萱草从巴篱中冒出。这里的“巴篱”指的是用竹子编织成的小围栏,用以围住庭院内的花草。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外界变迁的淡然,不为世事所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透露着隐逸自在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