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出处:《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
宋末元初 · 方回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踰十稔楼。
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踰十稔楼。
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题为《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感受。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这两句描绘出秋天萧瑟的景象,西风吹来,树叶尚未完全变黄,而连绵的细雨又增加了旅人对秋天的感受。诗人通过这番景色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行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这两句则是借古代将军燕垒和战国时期的勇士菟裘的故事,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燕垒用自己的衣物搭建营垒以示忠诚,而菟裘被迫离乡,其心事如同寄放在衣襟中的秘密。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试图传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踰十稔楼。” 这里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境遇。一个是砚台如何能够承载起三钱的清泉,而另一个则是竹子怎能攀援过十层高楼。这两句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差距,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情。
“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羡慕之情。朋友似乎已经有了回归故里的打算,而自己却像是被雪覆盖的头颅,显得孤独而又无助。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渴望归属的情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借古代人物故事,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