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
出处:《陈桥行》
元末明初 · 张宪
唐宫夜祝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
帝星下射甲马营,紫雾红光掩明月。
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
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
中书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鸿宝》。
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涂,五家八姓相吞屠。
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坠驴。
帝星下射甲马营,紫雾红光掩明月。
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
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
中书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鸿宝》。
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涂,五家八姓相吞屠。
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坠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陈桥兵变事件,以唐朝宫廷为背景,通过想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权力更迭的瞬间。首句“唐宫夜祝邈佶烈”暗示了神秘而紧张的气氛,接下来的“忧民一念通天阙”表达了统治者对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诗人通过“帝星下射甲马营”象征天命转移,紫雾红光与明月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权力交接的戏剧性。
“殿前点检作天子”暗指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太祖的情节,“方颐大口空诛死”则讽刺了那些原本可能阻挡变革的人的命运。随后的“重光相荡两金乌”和“十幅黄旗上龙体”进一步强化了权力更替的主题,描绘了新皇登基的壮观场面。
“中书相公掌穿爪”和“不死不忍秘《鸿宝》”可能指的是宰相的权谋和秘籍的隐藏,暗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而“画瓠学士独先几”和“禅授雄文袖中草”则可能是对智者或文人参与政变的隐喻,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影响了历史进程。
最后两句“五十三年血载涂,五家八姓相吞屠”揭示了历史的残酷,陈桥兵变后的动荡和杀戮。“陈桥乱卒不拥马”讽刺了起义者的朴素,而“抚掌先生肯坠驴”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出对历史变迁中智者冷静应对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唐朝宫廷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陈桥兵变的历史元素,通过象征和隐喻,展现了权力更替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