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出处:《和元晦赠上封长老》
宋 · 张栻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注释
元:本来。自好:喜好高洁。
榻:床铺。
馀清:充满清静。
祇:只。
晨钟:清晨的钟声。
宁:宁愿。
山鸟声:山鸟的鸣叫。
高僧:修行的高僧。
幽事:隐秘的乐趣。
野客:野外的游客。
诗情:诗意的情感。
峰头景:山峰之巅的景色。
今朝:今日。
作么生:怎么样,如何变化。
翻译
我本来就喜好高洁,一张床铺也充满清静。只在清晨钟声响起时起身,哪会去听山鸟的鸣叫。
高僧的生活充满了隐秘的乐趣,野外的游客富有诗意的情感。
试着问问山峰之巅的景色,今日又是如何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表明高僧生活简朴,心灵澄清;"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则展示了他对世俗喧嚣的超然与对大自然声音的喜爱。"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一句突出了高僧深厚的禅定功夫和诗人的丰富艺术感受。最后两句"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是诗人向高僧提问关于山中风光,并表达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生活体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高僧与野客的不同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张栻作为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人物刻画,在此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