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急易受言,豁达称高皇
出处:《李邺侯》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事急易受言,豁达称高皇。
承平骨肉际,何益百子房。
愁哉李邺侯,宠荣无比方。
联辔复对榻,莫救建宁王。
苦诵台瓜词,中夜起彷徨。
华茵伏缄毡,刻骨神惨伤。
隐忍复隐忍,众情安可量。
进退有大节,龙蛇寓行藏。
一朝决然去,冥鸿天际翔。
承平骨肉际,何益百子房。
愁哉李邺侯,宠荣无比方。
联辔复对榻,莫救建宁王。
苦诵台瓜词,中夜起彷徨。
华茵伏缄毡,刻骨神惨伤。
隐忍复隐忍,众情安可量。
进退有大节,龙蛇寓行藏。
一朝决然去,冥鸿天际翔。
鉴赏
这首诗《李邺侯》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对李邺侯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抉择与情感纠葛。
诗中开篇“事急易受言,豁达称高皇”以“事急”引出主题,暗示了李邺侯所处的艰难境地,以及他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接着,“承平骨肉际,何益百子房”两句,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骨肉亲情与实际利益的微不足道,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愁哉李邺侯,宠荣无比方”点明李邺侯的处境,虽拥有无上的宠幸与荣耀,却深感愁苦,这反映了他在权力与道德之间挣扎的心理状态。“联辔复对榻,莫救建宁王”描绘了李邺侯与他人共处的情景,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无法拯救陷入困境的建宁王,体现了其内心的无力与无奈。
“苦诵台瓜词,中夜起彷徨”描述了李邺侯在夜晚独自诵读台瓜词的情景,表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安慰的状态。“华茵伏缄毡,刻骨神惨伤”进一步深化了李邺侯内心的痛苦,他将自己置于困境之中,承受着难以言说的悲痛。
最后,“隐忍复隐忍,众情安可量”表达了李邺侯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隐忍,同时也揭示了外界对他情感的难以理解。“进退有大节,龙蛇寓行藏”赞扬了李邺侯在关键时刻能够坚守原则,展现了他深沉的智慧与内敛的性格。“一朝决然去,冥鸿天际翔”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李邺侯最终选择离开,如同高飞的鸿雁,自由翱翔于天际,象征着他找到了心灵的解脱与释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邺侯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