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为国储贤才,文馆多光辉全文

为国储贤才,文馆多光辉

元末明初 · 王翰
昔日武乡侯,教子著明训。
嘉言载简策,千古挹芳润。
我心身上衣,皦皦化为缁。
我身庭中树,时时风挠之。
内外受纷扰,声利何由辞。
陈均古好学,逸情知缮性。
不惟诵书史,迹不迈门径。
理超性亦澄,物遣道自胜。
跧居有馀乐,誓不叹贫病。
朋侪从讲问,冠屦来相依。
一朝施乐育,贤哲端可希。
为国储贤才,文馆多光辉
青云终自致,白日看翻飞。

鉴赏

这首诗《题静学斋为陈司训》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对武乡侯教子的典故引出对陈司训的赞美与期望。诗中以“昔日武乡侯,教子著明训”开篇,借历史人物的智慧教育,寓意陈司训在教导子女时应遵循的正道与智慧。

接着,“嘉言载简策,千古挹芳润”,赞扬了陈司训教导子女的言语如同珍贵的简册,其影响深远,如同甘露滋润人心,寓意其教育之功泽被后世。

“我心身上衣,皦皦化为缁;我身庭中树,时时风挠之”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陈司训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内心挣扎和外界干扰,但其坚定如磐石,不为外物所动摇。

“内外受纷扰,声利何由辞”则进一步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面对各种诱惑与干扰,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持正道的重要性。

“陈均古好学,逸情知缮性”是对陈司训个人品质的赞美,他不仅热爱学习,更懂得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远。

“不惟诵书史,迹不迈门径”表明陈司训的教育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拘泥于形式,追求实质上的进步。

“理超性亦澄,物遣道自胜”体现了陈司训教育理念的深度,认为通过超越物质与表面现象,达到心灵的澄清与道德的胜利。

“跧居有馀乐,誓不叹贫病”表达了陈司训在教育中追求的精神满足与生活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乐趣,不因物质贫乏而叹息。

“朋侪从讲问,冠屦来相依”描绘了陈司训教育环境的和谐与互动,朋友间的相互学习与支持,共同成长。

最后,“一朝施乐育,贤哲端可希”表达了对陈司训教育成果的期待,相信在他的教导下,能够培养出贤能之士,为国家储备人才。

“为国储贤才,文馆多光辉”点明了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即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使文化殿堂充满光彩。

“青云终自致,白日看翻飞”以自然景象作喻,预示着陈司训培养的优秀人才最终会像青云一样达到高峰,如同白日般耀眼,展现出光明的未来。

综上所述,《题静学斋为陈司训》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赞美了陈司训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以及他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对教育与人才培育的重视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