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大笑朝天子,一宿不为桑下留
出处:《戏寄清虚先生》
宋 · 薛季宣
鼾睡懒醒先处士,回光坐照老宾州。
西来大笑朝天子,一宿不为桑下留。
西来大笑朝天子,一宿不为桑下留。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处士”和“宾州”的形象,通过对比和夸张,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生活态度。
首先,“鼾睡懒醒先处士”,这里的“处士”指的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高人。诗人用“鼾睡懒醒”来形容这位处士的生活状态,既表现了他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一面,也暗示了他对尘世的淡泊与疏离。这种形象的塑造,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之美。
接着,“回光坐照老宾州”,“宾州”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位年长的智者或学者。诗人用“回光坐照”形容其深邃的思考与智慧的光芒,仿佛在静坐中就能照亮周围的一切。这不仅体现了宾州的学识渊博,更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洞察力。通过对比处士的慵懒与宾州的深思,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与尊重。
最后,“西来大笑朝天子,一宿不为桑下留”,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位豪放不羁、敢于挑战权威的人物形象。他面对天子的威严,却能大笑以对,表现出一种不畏权势、敢于直言的勇气。同时,“一宿不为桑下留”则暗示了他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整句话充满了对个性解放与独立思考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不同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态度与精神风貌。它不仅富有哲理,还蕴含着对自由、智慧与个性解放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