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蹑聚星石,前望三台虚
出处:《再宿莲洞作》
明 · 湛若水
吾爱娥眉山,娥眉淡不如。
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
出门重延望,随意命柴车。
淩虚入鸟道,绝境寻吾庐。
入暮迅登陟,志往忘崎岖。
后蹑聚星石,前望三台虚。
侧身度飞流,秉烛观崖书。
险尽履平地,孤笑多艰馀。
枕簟依云岫,玉露沾衣裾。
衣裾沾尚可,毋使愿相违。
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
出门重延望,随意命柴车。
淩虚入鸟道,绝境寻吾庐。
入暮迅登陟,志往忘崎岖。
后蹑聚星石,前望三台虚。
侧身度飞流,秉烛观崖书。
险尽履平地,孤笑多艰馀。
枕簟依云岫,玉露沾衣裾。
衣裾沾尚可,毋使愿相违。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再宿莲洞作》描绘了诗人对娥眉山和莲花蕊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在山中探索的奇幻经历。首句“吾爱娥眉山,娥眉淡不如”表达了他对娥眉山的钟爱,认为其清秀之美难以言喻。接下来的“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则将视线转向莲花,以莲花的光彩映照天空,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诗人出行时意气风发,随意乘坐柴车,沿着险峻的鸟道深入山中,寻找自己的居所。他不顾路途崎岖,傍晚时分仍疾速攀登,直至聚星石和三台虚,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夜晚,他还手持蜡烛,仔细观察崖壁上的文字,体验了一番冒险与求知的乐趣。
诗中“险尽履平地,孤笑多艰馀”体现了诗人历经艰险后的豁达,即使面对困难,也能笑对人生。最后,他躺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感受到露水打湿衣襟,虽然微凉,但并不妨碍他的心境。诗人以“衣裾沾尚可,毋使愿相违”结尾,表达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内心愿望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在探索中找到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