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供握处,春草见归时
文章二台妙,昆弟五常眉。
树隐征邮密,花留祖盖迟。
秋毫供握处,春草见归时。
书笏人思对,垂櫜客怆离。
羡君如彩凤,先集翠梧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倅乘:官职。淹荣:长久而荣耀。
序:朝见。
封轺:进京。
促:急切。
觐期:朝见日期。
文章:文才。
二台:朝廷的两个重要职位。
妙:高超。
昆弟:兄弟。
五常:儒家伦理中的五种基本道德。
眉:比喻美好的品德。
树隐:树荫遮掩。
征邮:使者。
密:频繁。
祖盖:祖先的车盖。
秋毫:细微之事。
供握:期待决策。
春草:春天的草木。
书笏:手持书简。
人思:人们思念。
垂櫜:行装待发。
客怆离:客人感伤离别。
如:像。
彩凤:彩色凤凰。
翠梧枝:翠绿梧桐枝头。
翻译
官职长久而荣耀,急于进京朝见皇帝。你的文才如同二台之妙,兄弟间的亲情如同五常之礼。
繁茂的树荫遮掩了频繁的使者,花朵留下祖辈的车盖,等待你的归来。
细微之处都期待你的决策,春天的草木见证你的回归。
手持书简的人思念与你共议,行装待发的客人感伤离别。
我羡慕你如彩色凤凰,先飞到那翠绿梧桐的枝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送次饶赵职方罢成德军通判还朝》。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才能的赞赏。
"倅乘淹荣序,封轺促觐期"两句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启程回朝的情景。这里的“倅乘”指的是高级官员所乘坐的车辆,“淹荣序”则是指官署或官邸,这里用来形容官员的威仪和尊贵。“封轺促觐期”中“封轺”即为官员之车,"促觐期"则表达了出发时刻已经临近。
接下来的“文章二台妙,昆弟五常眉”两句赞美的是赵职方的文学才能和品德。这里的“文章二台”指的是古代设立的两个选拔人才的机构——文思院和翰林院,表示诗人对赵职方文学才华的高度评价。“昆弟五常眉”则是形容其道德高尚,五常通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树隐征邮密,花留祖盖迟"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和环境。这里的“树隐征邮密”表达了树木间隐藏着往来的信息,“花留祖盖迟”则是形容花开得晚,以此比喻送行者希望时间能稍微延缓。
"秋毫供握处,春草见归时"两句抒发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望。“秋毫”指的是细小如毫的秋草,“供握处”则是表示诗人希望能将这份送别之情永远铭记于心。春草见归时,则表达了对赵职方早日回归的美好祝愿。
"书笏人思对,垂櫜客怆离"两句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思念和不舍之情。“书笏”是古代官员用来记事或写信的工具,“人思对”则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垂櫜客怆离"则形容了远行者愈发远去,心中的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羡君如彩凤,先集翠梧枝”是对赵职方的最高赞誉。“羡君如彩凤”将赵职方比作五彩斑斓的凤凰,形容其才华横溢、卓尔不群。"先集翠梧枝"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赵职方才能和品德的推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现出深切的友情和对才华的尊敬,同时也透露出送别时的惆怅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