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
尘尘刹刹万万古,天荒地老神独全。
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
宇宙广广,人处一焉。
生人林林,公处一焉。
四大假合,二气循环。
凡夫百岁如土偶,婴儿十月成金仙。
当知前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鼻祖。
今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儿孙。
儿孙落地持门户,自辟玄风建旗鼓。
读书只读五千言,悟后明明无一语。
柱下翁,函关吏,异世同堂应见许。
何况圣人在东鲁,在西土,亦应著眼交相觑。
先生得诀早归来,万象森森日亭午。
灵台双阙回霄壤,玄牝重门锁风雨。
未雨何龙,不风何虎,却笑顽仙守三五。
十年一握九还丹,达者视之如腐鼠。
岂知大药有真传,本来妙道无今古。
长生学就即无生,元气养成为气母。
道人本是道中人,少壮蹉跎今晚暮。
底事无成奈若何,日夕空山坐枯树。
树头老眼难见人,眼中之人道中蠹。
年来始识罗先生,一日相知两相慕。
如公方是学仙人,嗤杀秦皇与汉武。
鉴赏
此诗《赠罗炼师》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对罗炼师的赞美,展现了对修仙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诗中开篇以“大人先生生何年”起笔,描绘了罗炼师超脱于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仿佛自宇宙之初便已存在,体现了其非凡的境界和神秘的身份。接着,“尘尘刹刹万万古,天荒地老神独全”,进一步强调了罗炼师的永恒与不朽,他独自守护着天地间的精神与智慧,不受时间的侵蚀。
“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表达了对罗炼师所掌握的高深秘术的敬畏之情,这些言语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即便是说出,也显得玄妙无比。接下来,“宇宙广广,人处一焉。生人林林,公处一焉”,通过对比宇宙的广阔与个体的渺小,突出了罗炼师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他如同众多生命中的一颗璀璨星辰。
“四大假合,二气循环”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质与运行规律,而“凡夫百岁如土偶,婴儿十月成金仙”则通过对比凡人与仙人的寿命与修为,表达了对修仙之道的向往与追求。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上的罗先生与当前的罗炼师联系起来,暗示了传承与演变的主题。
“读书只读五千言,悟后明明无一语”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并非来源于文字的堆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领悟与实践。接下来的“柱下翁,函关吏,异世同堂应见许”,通过引用老子与函谷关的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修仙之道的理解,以及与古人精神的共鸣。
“圣人在东鲁,在西土,亦应著眼交相觑”,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敬仰,并暗示了修仙之路的普遍性与广泛性。最后,“先生得诀早归来,万象森森日亭午”,寄寓了对罗炼师早日归来的期待,以及对其修为达到高深境界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不仅赞美了罗炼师的非凡修为与智慧,同时也传达了对修仙之道的深刻思考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与存在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