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昨夜雨来不盈掌,山鬼叫啸农为愁全文

昨夜雨来不盈掌,山鬼叫啸农为愁

出处:《送邵横庵之秦中
明末清初 · 程可则
五月火云烧幽州,大风驱之云不流。
昨夜雨来不盈掌,山鬼叫啸农为愁
远闻秦中黑霜下,化作??飞满野。
秦人瘠畏越人视,君今西去胡为者?道是终南山色佳,四时众壑鸣风雷。
莲花百丈青到眼,骑龙直上升仙台。
君家昔人东陵老,种瓜却解尘缨早。
我欲随君问故侯,何由共踏青门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炎热天气中,大风与雨水交替的情景,以及秦中地区霜降后景象的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邵横庵前往秦中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五月火云烧幽州”,以“火云”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酷热,仿佛整个幽州都被炙热的火焰笼罩。接着,“大风驱之云不流”一句,通过大风的吹拂,使得云彩无法停留,生动展现了风力的强大。

“昨夜雨来不盈掌,山鬼叫啸农为愁”两句,描绘了夜晚突然而至的小雨,虽然雨量不大,但对于山中的鬼神和农民来说,却带来了担忧。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山鬼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接下来,“远闻秦中黑霜下,化作??飞满野”描述了秦中地区霜降后的景象,霜雪覆盖大地,形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诗人巧妙地将“??”(一种鸟名)比喻为霜雪,形象地表现了霜雪在田野上飘扬的情景。

“秦人瘠畏越人视,君今西去胡为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邵横庵西行的关心,询问他为何要前往秦中,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也流露出一丝不解和担忧。

“道是终南山色佳,四时众壑鸣风雷”赞美了终南山的美景,四季之中,山间溪谷中风雷之声不绝,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莲花百丈青到眼,骑龙直上升仙台”描绘了终南山中莲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以及想象中乘龙升仙的超凡脱俗之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最后,“君家昔人东陵老,种瓜却解尘缨早。我欲随君问故侯,何由共踏青门道。”诗人回顾了邵横庵家族的历史,表达了希望与他一同探访故人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历史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变化,还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