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隐真谁得,鸿冥奈尔何
出处:《梁少仲黄汝纶约游?川作此往订》
明 · 区大相
鹿门栖逸地,耆旧向来多。
豹隐真谁得,鸿冥奈尔何。
和来泉石调,不是蒯缑歌。
急剪蓬蒿径,相期二仲过。
豹隐真谁得,鸿冥奈尔何。
和来泉石调,不是蒯缑歌。
急剪蓬蒿径,相期二仲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门山作为隐逸之地的宁静与深邃,以及与友人梁少仲、黄汝纶共赴之约的期待与喜悦。首句“鹿门栖逸地”点明地点,鹿门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向往的隐居之所。接下来,“耆旧向来多”暗示鹿门山历史上聚集了许多贤士高人,为这个地方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豹隐真谁得”一句,以豹子隐匿比喻真正的隐士难以被世人所识,暗含对真正隐逸之人的赞美与敬仰。“鸿冥奈尔何”则以大雁翱翔长空,比喻那些追求自由与超脱的志士,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
“和来泉石调,不是蒯缑歌”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交流,他们谈论的是自然界的和谐之音,而非世俗的纷扰。这里“泉石调”象征着自然之美,“蒯缑歌”则是指古代的音乐,此处用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物质的高雅情操。
最后,“急剪蓬蒿径,相期二仲过”表达了诗人急于清理道路,以便迎接友人的到来,以及对与友人共同探索自然、享受隐逸生活的期待。这里的“二仲”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两位隐士,用以象征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鹿门山的隐逸氛围,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真正隐士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