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疏凿更须平土颂,能歌瓠子亦中兴全文

疏凿更须平土颂,能歌瓠子亦中兴

明 · 区大相
行河冠盖日相仍,万井萧条思不胜。
淮水建瓴嗟下邑,汉家沉璧护诸陵。
禹功四载今何赖,贾策三条晚见称。
疏凿更须平土颂,能歌瓠子亦中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在淮阴巡视水利工程时所作,表达了对古代治水伟业的感慨与反思。

首联“行河冠盖日相仍,万井萧条思不胜”,描绘了巡视河道时,官吏们连续不断地前行,而沿途的村落却显得荒凉冷清,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思绪。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官府的忙碌与民间的萧条形成鲜明对照,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颔联“淮水建瓴嗟下邑,汉家沉璧护诸陵”则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淮水边的小城令人叹息,汉朝曾在这里留下祭奠先人的痕迹,通过“沉璧”这一细节,展现了古代帝王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国家传统的重视。此处暗含对当下治理效能的反思。

颈联“禹功四载今何赖,贾策三条晚见称”是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和后世智者贾谊的颂扬。大禹治水四载,成就了千古美名;贾谊提出的三条治水策略虽晚被称道,也体现了对古代智慧的追忆与敬佩。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治水成就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治水工作的期待。

尾联“疏凿更须平土颂,能歌瓠子亦中兴”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认为,治理土地、疏通河流的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支持,就像古代的瓠子(即瓠瓜)之歌一样,成为国家复兴的象征。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发展的热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治水伟业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当前治水工作的关注与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国家发展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