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
出处:《游盱眙南山示杨介》
宋 · 贺铸
霜晓无轻飔,长淮净如眼。
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
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
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
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
长啸指沧浪,濯缨湔我裳。
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
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产。
沈痼迫衰迟,求田咄何晚。
神丸傥驻延,投此寄馀年。
凿室邻杨氏,然薪系太玄。
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
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
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
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
长啸指沧浪,濯缨湔我裳。
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
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产。
沈痼迫衰迟,求田咄何晚。
神丸傥驻延,投此寄馀年。
凿室邻杨氏,然薪系太玄。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游盱眙南山示杨介》,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南山时的景色和心情。首句“霜晓无轻飔”写出了早晨霜降,微风不兴的宁静景象,"长淮净如眼"则形容淮河水面清澈如镜。接下来,诗人兴致勃勃地邀请朋友南山游玩,表示自己游兴浓厚。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诗人不愿循常规,而是选择乘小舟飞快过桥,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在江中划船,鱼儿受惊跃出水面,增添了游兴。遇到山中的禅师,诗人询问远行之事,流露出对京城生活的感慨。
"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未知旅程的疑问。他对着沧浪水长啸,表达出想要超脱尘世的愿望,"濯缨湔我裳"象征着清洗尘埃,回归自然。诗人感叹自己身处权贵之地,却未能积累财富,感叹岁月催人老。
最后,诗人期盼通过某种神奇的药物("神丸")来延长寿命,并决定在杨氏邻居处凿室居住,亲近自然,"然薪系太玄"则暗示了对道家思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山水之乐,又有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