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
出处:《自青芝看花至茶山憩山头石上感旧》
明 · 李流芳
缘山数十里,步步入香径。
看花宜舆行,神逸目始定。
茶山不数仞,登览撮其胜。
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
众花争献态,卷石似得柄。
大千观掌现,世界琉璃净。
昔来我独赏,近乃游者竞。
廿年怀卜筑,贫老苦奔迸。
愧此五浮丘,后期犹可订。
看花宜舆行,神逸目始定。
茶山不数仞,登览撮其胜。
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
众花争献态,卷石似得柄。
大千观掌现,世界琉璃净。
昔来我独赏,近乃游者竞。
廿年怀卜筑,贫老苦奔迸。
愧此五浮丘,后期犹可订。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自青芝看花至茶山憩山头石上感旧》。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青芝山一路赏花,直至到达茶山,在山头石上歇息时的感慨。
首先,诗人以“缘山数十里,步步入香径”开篇,生动地描述了他沿着山路行走,每一步都踏在充满香气的小路上的情景。接着,“看花宜舆行,神逸目始定”,诗人认为在马车上观赏花朵最为适宜,这样能让心灵得到宁静与愉悦。
随后,“茶山不数仞,登览撮其胜”,诗人提到茶山虽不高,但登高远眺,却能尽收美景于眼底。接着,“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壮丽景象,无论高低,景色皆美不胜收。
“众花争献态,卷石似得柄”,诗人赞叹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展现出各自的美丽姿态;而山石则像是得到了某种力量,仿佛有了生命。最后,“大千观掌现,世界琉璃净”,诗人感叹眼前的景象如同大千世界的掌中宝,整个世界仿佛被琉璃般纯净的光芒所照耀。
“昔来我独赏,近乃游者竞”,诗人回忆起过去独自欣赏美景的时光,而现在却有许多人前来游览。接着,“廿年怀卜筑,贫老苦奔迸”,表达了诗人多年来渴望找到一个隐居之地的心愿,但因贫困和生活的奔波而未能如愿。
“愧此五浮丘,后期犹可订”,诗人对未能实现隐居的愿望感到遗憾,但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期待着能够实现这一梦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