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村名留四女寺,有祠像塑四女装
出处:《分修汉四女唐五女祠纪事》
清 · 阮烜辉
千古芳流真孝美,北宫之女婴儿子。
后能斯者亦云稀,木兰不再缇萦死。
贝州传是古清阳,逸事闺阁遗口香。
有村名留四女寺,有祠像塑四女装。
昔年过此等荒迹,凄风夜雨落帆席。
重来作宰几秋春,邑中掌故频考覈。
考覈愈纷愈未详,引证失据无主张。
土语啧啧说汉世,史书炳炳数唐芳。
主唐女则冠以来,尚宫学士历可颂。
明明五女祀四之,如何一宪不得共。
主汉群称传氏家,若姊若娣芬齿牙。
种槐插柳事徵实,飞升语转涉浮夸。
入主出奴鲜直义,强作附会徒异议。
何如唐存汉并存,唐存其五汉存四。
一家各还一家真,同是懿美无亏人。
上报二老劬劳力,下全毕世贞孝身。
儿身但为父母有,耻向人间问姑舅。
粉黛脂泽绝钟情,晨昏侍侧常团首。
生前固为纲常扶,殁后尤愧鄙薄夫。
庙祀千年馨百代,蘋蘩采采荐盘盂。
即今河干寒凛冽,祠门风起檐响铁。
意是贞魂划云来,皎皎明月同空洁。
后能斯者亦云稀,木兰不再缇萦死。
贝州传是古清阳,逸事闺阁遗口香。
有村名留四女寺,有祠像塑四女装。
昔年过此等荒迹,凄风夜雨落帆席。
重来作宰几秋春,邑中掌故频考覈。
考覈愈纷愈未详,引证失据无主张。
土语啧啧说汉世,史书炳炳数唐芳。
主唐女则冠以来,尚宫学士历可颂。
明明五女祀四之,如何一宪不得共。
主汉群称传氏家,若姊若娣芬齿牙。
种槐插柳事徵实,飞升语转涉浮夸。
入主出奴鲜直义,强作附会徒异议。
何如唐存汉并存,唐存其五汉存四。
一家各还一家真,同是懿美无亏人。
上报二老劬劳力,下全毕世贞孝身。
儿身但为父母有,耻向人间问姑舅。
粉黛脂泽绝钟情,晨昏侍侧常团首。
生前固为纲常扶,殁后尤愧鄙薄夫。
庙祀千年馨百代,蘋蘩采采荐盘盂。
即今河干寒凛冽,祠门风起檐响铁。
意是贞魂划云来,皎皎明月同空洁。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阮烜辉的《分修汉四女唐五女祠纪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孝道之美,赞美了古代四位女性的高尚品德。诗中提到北宫之女婴儿子和花木兰,以及缇萦的孝行,展现出对孝顺传统的敬仰。贝州的清阳逸事和四女寺、四女装的祠像,体现了对这些女性事迹的纪念和传承。
诗人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考据与质疑,认为汉代的传氏家族虽有群雌粥粥的传说,但不如唐代五女四女祠的清晰明确。他倡导唐汉并存,强调各自家庭的独立美德,认为孝道不分先后,只要是真正的孝行,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崇。
诗中对女子们持家奉亲的细节描写,如晨昏侍奉、不慕尘世,以及对父母的深深敬爱,都凸显了她们的贞节和孝心。最后,诗人以祠庙祭祀的场景收尾,即使在寒冬时节,祠堂仍显圣洁,仿佛贞魂犹在,月光映照,寄托了对孝女们的永久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对孝道精神的深情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