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出处:《留辞杜员外式方》
唐 · 鲍溶
东风吹旅怀,乡梦无夜无。
惭见君子堂,贫思上归途。
海岳泛念深,涓尘复何须。
婆娑不在本,屈曲无弦弧。
恻恻奉离尊,承欢独向隅。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回首九仙门,皇家在玉壶。
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惭见君子堂,贫思上归途。
海岳泛念深,涓尘复何须。
婆娑不在本,屈曲无弦弧。
恻恻奉离尊,承欢独向隅。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回首九仙门,皇家在玉壶。
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旅怀:游子的心情。乡梦:对家乡的梦境。
君子堂:有威望者的居所。
贫:贫困。
海岳:比喻深远的思绪。
涓尘:微小的尘埃,比喻忧虑。
婆娑:舞动的样子。
弦弧:比喻身体的弯曲。
离尊:离别之酒。
凤来日:吉祥的日子,比喻重要时刻。
鸡鸣夫:鸡鸣犬吠,暗示平凡生活。
九仙门:神话中的仙界入口。
玉壶:象征清高或理想世界。
海人:海上漂泊的人,比喻远离故乡的人。
不成珠:形容泪水无法凝聚。
翻译
东风吹拂着游子的心,夜晚的乡梦从未断过。羞愧面对君子的厅堂,贫困让我渴望回家的路。
思绪如海洋和山岳般深远,微尘般的忧虑又怎能消除。
舞动的姿态并非我本性,弯曲的身体无需弓弦。
悲伤地举杯送别,独自享受欢乐的角落。
正值凤凰降临之日,谁还会在意鸡鸣的声音。
回望九仙门,皇朝犹如玉壶中的仙境。
遗憾的是,我不是海客离别,泪水却无法凝聚成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名为《留辞杜员外式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远离家乡时的孤独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东风吹旅怀,乡梦无夜无。" 这两句通过东风唤起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乡愁如同梦境般常伴随着诗人,即便在夜里也无法摆脱。
"惭见君子堂,贫思上归途。" 诗人面对友人的居所,感到自愧不如,因为自己处于贫困的状态,只能将归乡之心埋藏在心底。
"海岳泛念深,涓尘复何须。" 海洋和高山都无法承载诗人的深沉思念,而尘世间的一切纷争又何必要呢?
"婆娑不在本,屈曲无弦弧。"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没有音乐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就像琴弓断裂,再也无法弹奏出美妙的声音。
"恻恻奉离尊,承欢独向隅。" 诗人在告别之际,只能将对友人的敬意深藏心底,独自一人站在墙角处,感受着离别的悲伤。
"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这里诗人借古代传说中凤凰出现预示吉祥之事,反问何需鸡鸣(象征平凡)来比喻自己的卑微和无奈。
"回首九仙门,皇家在玉壶。" 诗人望向那遥远的仙境之门,却只能看到现实中皇家的繁华如同玉器般高不可攀。
"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像海边的人那样将泪水化作珍珠的自我哀伤,以及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难以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