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攀屴崱峰,白云任俯仰
出处:《侍姑冯夫人游石鼓山》
清 · 刘韵
佐馂得馀閒,游山觅幽赏。
晨兴奉板舆,意在怡色养。
出郊二十里,境渐异墨尘坱。
奇峰迎面来,松筱密如幌。
穹窿大石鼓,擘自巨灵掌。
鸟道盘一线,螺屏列万丈。
舆夫作蛇行,蜿蜒陟林莽。
古刹峙山椒,结构极闳敞。
衣钵五代遗,榱桷普陀仿。
登攀屴崱峰,白云任俯仰。
岩洞探灵源,仙踪殊惝恍。
翼然水云亭,愚斋署诗榜。
寺门涌泉出,有池数弓广。
久旱从不枯,佛法现龙象。
寺左喝水岩,壁錾大士像。
活活龙头泉,激轮钟自响。
右瞰达摩洞,幽僻莫可状。
面壁悟禅机,眼底颈明朗。
纵无换骨丹,颇萌出尘想。
慈姑困步履,扶掖代藜杖。
不愁暝色催,愿睹白毫放。
停车为少留,归路月已上。
晨兴奉板舆,意在怡色养。
出郊二十里,境渐异墨尘坱。
奇峰迎面来,松筱密如幌。
穹窿大石鼓,擘自巨灵掌。
鸟道盘一线,螺屏列万丈。
舆夫作蛇行,蜿蜒陟林莽。
古刹峙山椒,结构极闳敞。
衣钵五代遗,榱桷普陀仿。
登攀屴崱峰,白云任俯仰。
岩洞探灵源,仙踪殊惝恍。
翼然水云亭,愚斋署诗榜。
寺门涌泉出,有池数弓广。
久旱从不枯,佛法现龙象。
寺左喝水岩,壁錾大士像。
活活龙头泉,激轮钟自响。
右瞰达摩洞,幽僻莫可状。
面壁悟禅机,眼底颈明朗。
纵无换骨丹,颇萌出尘想。
慈姑困步履,扶掖代藜杖。
不愁暝色催,愿睹白毫放。
停车为少留,归路月已上。
鉴赏
这首清代刘韵的《侍姑冯夫人游石鼓山》描绘了诗人陪同冯夫人游历山川的闲适与乐趣。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石鼓山的自然美景,如奇峰、松竹、大石鼓、险峻的鸟道和壮观的岩洞。诗人赞美了古刹的宏伟建筑,以及寺内佛像的生动和泉水的神奇,体现了佛法的宏大与永恒。
在游历过程中,诗人不仅欣赏了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禅宗文化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冯夫人虽年事已高,但诗人以慈爱之心陪伴左右,希望她能感受到佛光普照,心境愉悦。最后,诗人决定稍作停留,直至月上,流露出对这次旅程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亲情与自然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