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全文

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

明 · 王世贞
赤羽燕然未解围,统均时复借枢机。
方欣太白催明月,忽睹中台改少微。
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
那堪屈指弥留日,槐棘森沈黄发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即将退休的高官的深情厚谊与感慨。

首句“赤羽燕然未解围”,以“赤羽”象征军队,“燕然”指边疆,暗示边关战事未平,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接着“统均时复借枢机”,说明这位太宰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方欣太白催明月,忽睹中台改少微。”这两句运用了天文现象来比喻,太白星(金星)和中台(北斗星的一部分)的变化,表达了对太宰即将退休的惋惜之情。太白星的出现预示着光明的到来,而中台的改变则意味着权力的转移,暗含对太宰功绩的肯定与对未来的忧虑。

“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宰的敬仰与不舍。认为上天虽有意让敌人继续存在以考验国力,但君主却宽宏大度,允许功勋卓著的老臣退休,体现了对君主仁慈与太宰贡献的赞美。

最后,“那堪屈指弥留日,槐棘森沈黄发稀。”表达了对太宰即将离开的不舍与无奈。屈指计算着剩余的日子,槐树与棘树的茂盛与黄发(象征年老)的稀疏形成对比,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又展现了对功勋老臣的敬仰与不舍,同时也蕴含了对君主仁政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