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看春艳相千万,微挂月痕初二三
出处:《梅花七律 其十一》
宋 · 张道洽
蓓蕾梢头破晚寒,风流无限涧之南。
俯看春艳相千万,微挂月痕初二三。
岩桂清应居此下,山桃素不与吾谙。
一枝昨夜垂垂白,知在前村水竹庵。
俯看春艳相千万,微挂月痕初二三。
岩桂清应居此下,山桃素不与吾谙。
一枝昨夜垂垂白,知在前村水竹庵。
注释
蓓蕾:花蕾。梢头:顶端。
破晚寒:在傍晚的寒冷中开放。
风流:风韵。
涧之南:涧水的南边。
俯看:低头看。
春艳:春天的美丽景色。
相千万:像千万幅画卷。
微挂:微微挂着。
月痕:月牙儿。
岩桂:桂花。
清应:清香味应该。
居此下:位于此处之下。
山桃:山上的桃花。
素不与吾谙:我从未见过。
一枝:一枝花。
垂垂白:渐渐变白。
知:知道。
前村:前村。
水竹庵:水竹小屋。
翻译
花蕾在傍晚的寒气中绽放,风韵无限在涧水之南边。低头望去,万千春色如画卷,月牙儿初升至二三弯。
岩桂的清香应在此处飘散,山桃我从未相识,素未谋面。
昨晚有一枝已渐渐变白,想必它在前村的水竹小屋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
"蓓蕾梢头破晚寒,风流无限涧之南。" 这两句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蓓蕾指的是梅花初放的样子,梢头则是梅树枝梢的尖端,破晚寒意味着冬日的严寒已经过去,而风流无限涧之南,则描绘了一片开阔的自然风光。
"俯看春艳相千万,微挂月痕初二三。" 这两句诗中,俯看是指低头观察的动作,春艳相千万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后的繁华景象,而微挂月痕初二三,则是在描绘夜晚时分,月亮留下的轻柔印记。
"岩桂清应居此下,山桃素不与吾谙。" 这两句通过对岩桂和山桃的描述,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各有其性、不与世俗杂糅的情感态度。
"一枝昨夜垂垂白,知在前村水竹庵。" 最后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一枝梅花在昨夜悄然开放的情景,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空间。
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幽深,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怀以及他们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