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谏(其七)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閒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以直针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伯牙之绝弦兮,无钟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托。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鴐鹅。
鸡鹜满堂坛兮,蛙黾游乎华池。
要袅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词语解释
罢牛的意思:衰老的牛。《淮南子·说山训》:“杀罢牛可以赎良马之死,莫之为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腾驾罢牛,驂蹇驴兮。” 明 何景明 《述归赋》:“豢罢牛而被以文服兮,良马弃而不陈。”...
拔搴的意思:拔取。 汉 东方朔 《七谏》:“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抱璞的意思:(1).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献璞玉于 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 以 和 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 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于 楚山 之下,泪尽继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汉 东方朔 《七谏》:“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晋书·应詹传》:“四门开闢,英彦鳧藻,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荆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双璧产 荆山 ,望如虹,...
奔亡的意思:逃亡。《管子·禁藏》:“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 宋 梅尧臣 《项羽》诗:“自矜奋私智,奔亡竟无终。”...
避匿的意思:◎ 避匿 bìnì[conceal(hide) oneself(sth.)] 躲避;藏匿已而相如出,望见 廉颇, 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便悁的意思:忿恨。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鬱鬱之焉极。” 汉 严忌 《哀时命》:“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抒情。”...
伯牙的意思:春秋 时精于琴艺的人。传说曾学琴于著名琴师 成连 先生,三年不成。后随 成连 至 东海 蓬莱山 ,闻海水澎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为他所作。见 汉 蔡邕 《琴操·水仙操》。《荀子·劝学》:“ 伯牙 鼓琴而六马仰秣。” 杨倞 注:“ 伯牙 ,古之善鼓琴者,亦不知何代人。”《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 鼓琴, 钟子期 听之。方鼓琴而志在 太山 。 钟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 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 又...
不扬的意思:(1).不损伤。《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毛 传:“扬,伤也。” 孔颖达 疏:“《释詁》文扬与误为类,故为伤。谓不过误不损伤也。”(2).不能散发。《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即起歷阶而去。”(3).不振作。 汉 严忌 《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4).亦作“ 不颺 ”。谓容貌不英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颺;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 杜预 注:“颜貌不显扬。” ...
不同的意思:(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不通的意思:(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
不论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不论困难有多大;他都不气馁。 (2) 〈书〉不讨论;不辩论。 [构成]偏正式:不〔论 [例句]这些事今天暂且不论。(作谓语)...
不量的意思:(1).犹言不嫌弃,看得起。《后汉书·隗嚣传》:“遂共推为上将军。 嚣 辞让不得已,曰:‘诸父众贤不量小子。必能用 嚣 言者,乃敢从命。’”(2).不自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朱文公》:“凡此皆 紫阳 论道之言。 杨 又不详考其全文气脉,而毛摘撼之,多见其不量已。”...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及的意思:◎ 不及 bùjí(1) [not up to;be inferior to;not so good as]∶不如,比不上不及50几年前(2) [too late]∶赶不上,来不及躲避不及后悔不及(3) [fall short of;fail to reach]∶够不上(4) [unapproached]∶未被接近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不公的意思:◎ 不公 bùgōng[unfair;unjust] 不公正,不合理分配不公...
不分的意思:(1).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2).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
不调的意思:(1).不协调。《汉书·元帝纪》:“阴阳不调,黎民饥寒。”《后汉书·章帝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饉屡臻。”(2).特指音调不和谐。《韩非子·难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 中期 之任也。”《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3).与人合不来。《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王逸 注:“调,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见憎於众也。”(1).未得升迁。《汉书·张安世传》:“有郎功高不调。” 颜师古 注:“调,选也。”(2)....
不得的意思:◎ 不得 bùdé[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操行的意思:[释义](名)品行(多指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 [构成]偏正式:操(行 [例句]操行良好。(作主语)操行的记录。(作定语)...
侧身的意思:◎ 侧身 cèshēn(1) [lean to one side;incline]∶使身体处于倾斜状态排队买票的拥挤的人群使他不得不侧身站着(2) [work in]∶加入;参与(3) [be frightened and restless]∶形容恐惧不安◎ 侧身 cèshēn[on one’s side] 身体侧面向前地...
谗谀的意思:(1).谗毁和阿谀。《管子·明法解》:“故诈伪之人不得欺其主,嫉妬之人不得用其贼心,谗諛之人不得施其巧。” 唐 柳宗元 《杜兼对》:“人由是不苟免,而谗諛之道大息。” 宋 苏辙 《历代论三·王衍》:“内则谗諛以求进,外则聚敛以求售。”(2).指好谗毁、阿谀之人。《楚辞·九章·惜往日》:“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諛而日得。”《汉书·贾谊传》:“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3).谗毁、阿谀之言。《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夫以 孔 墨 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諛,而二国以危。”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怅而的意思:犹怅然。 晋 陶潜 《荣木》诗:“静言孔念,中心悵而。”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词:“中心悵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和 陶 诗。”...
超摇的意思:(1).心神不宁貌。《楚辞·<七谏·谬谏>》:“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王逸 注:“超摇,不安也。” 元 卢挚 《蟾宫曲·正月十四日嵇秋山生日》曲:“ 飞琼 唱偏宜洞簫,似 麻姑 痒处能搔。有客超摇,一刻千金,最是灯宵。”(2).遥远貌;高远貌。 唐 杨巨源 《别鹤词送令狐校书之桂府》诗:“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
怊怅的意思:◎ 怊怅 chāochàng[sadly and disappiontedly] 悲伤不如意的样子怊怅自失...
陈辞的意思:(1).发布命令。《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2).发表言论,诉说。《国语·晋语八》:“臣尝陈辞矣,心以守志,辞以行之,所以事君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 宋 陈亮 《祭金伯清父文》:“念归怨之何所,矢陈辞之靡他。” 清 唐孙华 《石鼓歌》:“陈辞纪事铺鉅藻,追匹《雅》《颂》非 齐 謳。”...
骋说的意思:尽情陈说。《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词。不及君而骋説兮,世孰可为明之。” 王逸 注:“言己不及贤君而骋极忠説,则时世闇蔽无可为明真伪也。”...
愁郁的意思:◎ 愁郁 chóuyù[melancholy] 忧郁她听了这个消息,愁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党誉的意思:袒护称赞。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贤良蔽而不羣兮,朋曹比而党誉。”《晋书·刘毅传》:“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
当世的意思:◎ 当世 dāngshì(1) [the present age]∶当代(2) [bigwigs]∶指地位显要的人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得志的意思:[释义](动)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构成]动宾式:得|志 [例句]最近小张很得志;心情非常好。(作谓语)[同音]德治...
橐驼的意思:同“槖驼”。骆驼。《山海经·北山经》:“其兽多橐驼,其鸟多寓。” 汉 东方朔 《七谏·乱》:“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史记·苏秦列传》:“ 燕 代 橐驼良马必实外廏。” 清 吴伟业 《田家铁狮歌》:“槖驼磨肩牛礪角,霜推雨独枯藤缠。”...
烦冤的意思:(1).烦躁愤懑。《楚辞·九章·思美人》:“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王逸 注:“忠谋盘紆,气盈胷也。”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唐 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我国暨 突厥 、 印度 、 波斯 诸国之妇女,其烦冤紆抑,不待言矣。”(2).屈折盘旋。《文选·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於穷巷之閒,堀堁扬尘,勃鬱烦冤,衝孔袭...
犯忌的意思:◎ 犯忌 fànjì[violate a taboo] 违犯禁忌或忌讳触讳犯忌...
方圜的意思:见“ 方圆 ”。...
飞鸟的意思:(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改错的意思:改变措施。错,通“ 措 ”。《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王逸 注:“改,更也。错,置也。”《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改正错误。如:肯改错,就是好同志。...
改错的意思:改变措施。错,通“ 措 ”。《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王逸 注:“改,更也。错,置也。”《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改正错误。如:肯改错,就是好同志。...
干讳的意思:触犯忌讳。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愿承閒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干讳的意思:触犯忌讳。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愿承閒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高举的意思:◎ 高举 gāojǔ(1) [raise high]∶高高地拿着扬起高举大旗前进(2) [high-flying]∶高飞,远去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楚辞·宋玉·九辩》(3) 也喻指隐居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
高举的意思:◎ 高举 gāojǔ(1) [raise high]∶高高地拿着扬起高举大旗前进(2) [high-flying]∶高飞,远去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楚辞·宋玉·九辩》(3) 也喻指隐居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
工巧的意思:[释义](形)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构成]并列式:工+巧 [例句]这是一幅十分工巧的画。(作定语)[同义]精致、精细、精巧、工致、工细...
固然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这样办固然最稳当;但是太费事。 (2) (副)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参考。 [构成]附加式 [同义]诚然...
谷风的意思:(1).东风。《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 汉 焦赣 《易林·坤之乾》:“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2).山谷中的风。《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果毅轻断,虎步谷风。” 清 严允肇 《穆陵关》诗:“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3).《诗》篇名。(1)《邶风·谷风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清 钱谦益 ...
贯鱼的意思:(1).《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王弼 注:“贯鱼,谓此众阴也,駢头相次,似贯鱼也。” 高亨 注:“贯,穿也。贯鱼者个个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顺序……爻辞言:统治者如贯鱼之排定顺序,用宫人而宠爱之,轮流当夕,则宫人不致争宠吃醋,相妒相轧,乃无不利。”后因指以次进御,不偏爱。《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爰暨末叶,渐已穨亏,贯鱼不叙,九御差池。”《周书·皇后传序》:“宫闈有贯鱼之美,戚里无私溺之尤。”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或不知生育继嗣为重,而宠注于一人,...
规矩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2) 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作宾语) (3) (形)(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他是一个规矩人。(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规+矩 [反义]放肆...
浩荡的意思:[释义](形)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构成]并列式:浩+荡 [例句]浩荡的长江。(作定语)游行队伍浩荡地通过天安门。(作状语)...
厚德的意思:(1).犹大德。《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淮南子·氾论训》:“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余益德君,君真厚德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成相国二世厚德》:“人称其两世厚德云。”(2).深厚的恩德。《汉书·淮南厉王传》:“夫大王以千里为宅居,以万民为臣妾,此 高皇帝 之厚德也。” 三国 魏 曹植 《鹦鹉赋》:“蒙含育之厚德,奉君子之光辉。” 宋 苏轼 《答漕使启》:“敢缘厚德,尚许兼容。”(3).谓施以厚泽。《国语·晋语二》:“故轻...
虎啸的意思:(1).虎吼叫。 三国 魏 曹丕 《十五》诗:“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颠。”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2).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孔颖达 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 唐 李白 《经下邳圯桥...
弧弓的意思:(1).古代六弓(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大弓)之一。其力强,可以远射甲革坚硬之物。《周礼·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 郑玄 注:“王、弧、夹、庾、唐、大六者,弓异体之名也,往体寡来体多曰王、弧,往体多来体寡曰夹、庾,往体来体若一曰唐、大。” 贾公彦 疏:“此经六弓强弱相对而言。”(2).泛指强弓。《汉书·韩安国传》:“且 匈奴 ……畜牧为业,弧弓射猎,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3).弧矢。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鹰隼击则妖鸟除,弧弓张则天狼灭。”参...
华池的意思:(1).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 昆仑山 上。 汉 王充 《论衡·谈天》:“ 崑崙 之高, 玉泉 、 华池 ,世所共闻, 张騫 亲行无其实。”《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漱以 华池 之泉。” 吕向 注:“玄玉、 华池 ,皆神仙之所食也。挹,酌;嗽,饮也。”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尺宅按来平, 华池 漱餘浄。”(2).景色佳丽的池沼。《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鸡鶩满堂坛兮,鼃黽游乎华池。” 王逸 注:“华池,芳华之池也。”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诗...
怀毒的意思:...
患难的意思:◎ 患难 huànnàn[adversity;calamity] 忧患灾难予在患难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患难之交...
寄托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寄放并托付照管。 (2) (动)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构成]并列式:寄+托 [例句]把孩子寄托在邻居家里。(作谓语)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剧中主人公身上。(作谓语)[同义]寄予...
寂寞的意思:[释义](1) (形)孤单冷清。 (2) (形)清静;寂静。 [构成]并列式:寂+寞 [例句]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很寂寞。(作谓语)寂寞的原野。(作定语)...
积思的意思:(1).专心思考;积久思考。《汉书·东方朔传》:“陛下富於春秋,方积思於六经,留神於王事。”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六:“方当积思,思有利钝,如兄所赋,恐不可须。”《隋书·经籍志二》:“故断自 高祖 ,终於 孝平 、 王莽 之诛,为十二纪、八表、十志、六十九传,潜心积思二十餘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 逊轩子 曰:‘……﹝ 贾岛 ﹞积思三年,局於声律,卒以“数息树边身”为对,不知反为前句之累。’”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最是委心任运好,不然积思要成痗。”(2).刻...
鸡鹜的意思:(1).鸡和鸭。比喻小人或平庸的人。《楚辞·九章·怀沙》:“凤皇在笯兮,鸡鶩翔舞。” 王逸 注:“言贤人困厄,小人得志也。”《陈书·蔡景历传》:“欲以鸡鶩厕鸳鸿於池沼,将移瓦砾参金碧之声价。” 唐 李白 《送崔度还吴》诗:“胡为杂凡禽,鸡鶩轻贱君。”(2).鸡和鸭。古代以之为赠送礼品。 宋 曾巩 《应举启》:“仰遵旧礼,敢忘桑梓之恭;輒进曼辞,庶当鸡鶩之贄。”...
蹇驴的意思:(1).跛蹇驽弱的驴子。《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王逸 注:“蹇,跛也。”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 柯灵 《向拓荒者致敬(<阿英散文选>序)》:“朴实无华地记录了一段不平常的日子:缇骑的追逐,星夜的逃亡,滂沱的大雨,泥泞的田埂,蹇驴、小舟、荒鸡、村犬。”(2).比喻驽钝的人。《楚辞·王褒<九怀·株昭>》:“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 王逸 注:“駑钝之徒,为辅翼也。”《北齐书·杨愔传》:“﹝ 杨愔 被杀﹞鸿臚少卿 阳...
江河的意思:◎ 江河 jiānghé(1) [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长江和黄河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2) [long river]∶大河的泛称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节行的意思:节操品行。《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数逆天子之令,不顺。言节行以高兄,无礼。” 颜师古 注:“谓请守母冢,自为名节而表异行,用以矜高於兄耳。” 宋 梅尧臣 《观居宁画草虫》诗:“权豪不可致,节行今仍独。”《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贱妾无媒苟合,节行已亏,岂可更事他人。”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要之,国有政党,非直政事多垢黷,而士大夫之节行亦衰,直令政府转为女閭,国事夷於秘戏,此盖法家所深惎者。”...
进御的意思:(1).指为君王所御幸。《诗·召南·小星序》:“小星,惠及下人也。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於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后汉书·李固传》:“可令中宫博简嬪媵,兼採微贱宜子之人,进御至尊,顺助天意。” 清 唐甄 《潜书·抑尊》:“人君之於妻,异宫而处,进御有时,则曰天子之匹,与庶人异。”(2).犹进呈。 汉 东方朔 《七谏·乱》:“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繁积於 宣 时,校閲於 成 世,进御之赋千有餘首,讨其源流,信兴 楚 而盛 汉 矣。” 章炳麟...
进富的意思:谓进荐富者。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精神的意思:[释义](1) (名)表现出来的活力(基本义)。振作精神。(作宾语) (2) (形)活跃;有生气。这孩子长得怪精神的。(作补语) [构成]并列式:精+神 [例句]〈外〉日语。...
景云的意思:祥云;瑞云。《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生,龙举而景云属。”《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凤鸣朝阳,龙翔景云。” 李善 注:“《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则景云出。’ 孙柔之 曰:‘一名庆云。’《文子》曰:‘景云光润。’”《旧唐书·睿宗纪》:“其日,景云见。”...
矩矱的意思:(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汉 严忌 《哀时命》:“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下合矩矱於 虞 唐 。”《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至 啟禎 时, 钱谦益 、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 张溥 、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
可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作补语) (2)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利害:你这张嘴真可以。(作谓语)...
良工的意思: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上铜表》:“名罏化金,良工尽艺,方将盈金中藏。”《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三国演义》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无良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 翠 小像,日夜浇祷其下。”...
列子的意思:◎ 列子 Lièzǐ[Lie Zi] 即战国时郑人列御寇。古有列子能御风之说。又为中国道教典籍之一。传为战国时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由晋人张湛编成。书中抄录一些先秦材料,但从思想内容看是反映魏晋思潮的作品。此书真伪历代名家均有辨证...
列树的意思:(1).成列的树木。《国语·周语中》:“道无列树。” 韦昭 注:“列树以表道,且为城守之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凤皇在列树,騏驎在郊藪。” 魏 王粲 《杂诗》:“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2).谓成行地种植。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斥逐鸿鵠兮,近习鴟梟。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汉 东方朔 《七谏·乱》:“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灵修的意思:亦作“ 灵修 ”。 1.指 楚怀王 。《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王逸 注:“灵,神也。脩,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諭君。”《汉书·扬雄传上》:“灵修既信 椒兰 之唼佞兮,吾纍忽焉而不蚤睹?”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灵修, 楚王 也。” 郑泽 《壬寅春日谒屈子祠》诗:“犀甲 吴 戈悲 战国 ,女萝山鬼怨灵修。”(2).泛指君主。 清 钱谦益 《资德大夫忠宪高公神道碑铭》:“公之忠君爱国,死而弥篤。灵修美人之思,有餘恫焉!”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美人香...
龙举的意思:(1).犹龙翔。《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2).喻王业兴起。《宋书·恩倖传·徐爰》:“伏惟皇 宋 承金行之浇季,钟经纶之屯极,拥玄光以凤翔,秉神符而龙举,劋定鲸鯢,天人佇属。”(3).谓羽化而登仙。(4).犹言龙蟠凤翥。形容笔势。《梁书·萧琛传》:“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 琛 甚秘之。”参阅《晋书·王羲之传论》。...
鹿鸣的意思:(1).鹿鸣叫。《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 清 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 汉 、 魏 、 晋 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
鸾皇的意思:亦作“ 鸞凰 ”。1.鸾与凤。皆瑞鸟名。常用以比喻贤士淑女。《楚辞·离骚》:“鸞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王逸 注:“鸞皇,俊鸟也。皇,雌凤也。以喻仁智之士。” 唐 韩愈 《苦寒》诗:“鸞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老夫人,你平日呵,本是个天上鸞凰,今日受此大难呵,反做了风中尘垢。” 徐嘉 《论诗绝句》之十六:“ 彭城 二老啸鸞凰,一闋勤王泪满觴。”(2).鸾凰配对。比喻夫妻或情侣。 元 荆干臣 《醉花阴·闺情》套曲:“分鶯燕,拆鸞凰,总是离人苦断肠。” 明...
论世的意思:《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论道的意思:(1).谋虑治国的政令。《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 郑玄 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楚辞·离骚》:“ 汤 禹 儼而祗敬兮, 周 论道而莫差。”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以为王者之职,在於论道,而不在於任事。”(2).议论、阐明道理。《荀子·正名》:“故,知者论道而已矣。”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皆絶似村嫗谩駡口吻,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
满堂的意思:(1).充满堂上。《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驛坐者满堂。”《花城》1981年第6期:“‘唷喂!--都满堂了。’我听到身后一个女人的、浓重的 川 西口音。”(2).整个堂上。《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当下满堂嬉笑,一片寒暄。”(3). 春秋 、 战国 时 楚 地。即 两棠 。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西南,为险要之地。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 楚 有 汝渊 、 满堂 之固而灭於 秦 。”(4).代指金玉。语出《老子》:“...
明堂的意思:◎ 明堂,明唐 míngtáng,míngtáng(1) [courtyart;ground for drying grains]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2)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驽骀的意思:...
蓬矢的意思:蓬梗制成的箭。古代男子出生,以桑木作弓,蓬梗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男儿应有志于四方。后用作勉励人应有大志之辞。 宋 苏轼 《谢生日诗启》:“蓬矢之祥,虽世俗之所尚,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清 唐孙华 《杜门》诗:“蓬矢前期羞白首,芒鞵晚兴负青山。”参见“ 桑弧蓬矢 ”。...
朋曹的意思:犹朋辈。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贤良蔽而不羣兮,朋曹比而党誉。”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诗:“枢机慎僕隶,媒孽畏朋曹。” 唐 杜甫 《雨》诗:“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 宋 叶适 《徐文渊墓志铭》:“君与余游最早,余衰甚,朋曹益落。”...
骐骥的意思:◎ 骐骥 qíjì[a legendary fine horse] 千里马骐骥一跃。——《荀子·劝学》...
泣血的意思:(1).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易·屯》:“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宋 欧阳修 《皇祐四年与韩忠献王书》:“某叩头泣血,罪逆哀苦,无所告诉。”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泣血陈辞,不知所云。”(2).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晋书·王敦传》:“闻之惶惑,精神飞散,不觉胸臆摧破,泣血横流。”...
其所的意思:◎ 其所 qísuǒ[place] 一个合适的或指定的位置各得其所...
铅刀的意思:...
巧倕的意思:亦作“ 巧垂 ”。相传 尧 时巧匠名 倕 ,故称 巧倕 。《墨子·非儒下》:“ 奚仲 作车, 巧垂 作舟。”《楚辞·九章·怀沙》:“ 巧倕 不斲兮,孰察其拨正。”《山海经·海内经》:“又有 不距之山 , 巧倕 葬其西。” 郭璞 注:“ 倕 , 尧 巧工也。音瑞。”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弃 彭咸 之娱乐兮,灭 巧倕 之绳墨。”参见“ 工倕 ”。...
寝疾的意思:亦作“寑疾”。卧病。《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 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 ,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 清 曾国藩 《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倾危的意思:(1).狡诈。《史记·张仪列传赞》:“夫 张仪 之行事甚於 苏秦 ……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明史·徐有贞传》:“此议南迁 徐珵 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 清 刘大櫆 《书<战国策>后》:“下逮七国,诈谋剧而倾危之士起。”(2).指险诈的人。 唐 杜甫 《石笋行》:“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3).倾覆;倾侧危险。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下》:“借使 秦王 论上世之事,并 殷 周 之迹,以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周书·于谨传》:“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 ...
穷处的意思:(1).谓乡居不仕;隐居。《晏子春秋·问上二》:“ 晏子 辞,不为臣,退而穷处。”《荀子·儒效》:“﹝君子﹞穷处而荣,独居而乐。” 汉 严忌 《哀时命》:“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 陈涉 是也。”(2).困居。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海上穷处,无与话言。”贫瘠闭塞之地。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阳山 ,天下之穷处也。”...
取路的意思:选取经由的道路;上路,登程。《楚辞·九辩》:“却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唐 孙棨 《北里志·楚儿》:“ 光业 明日特取路过其居侦之,则 楚儿 已在临街窗下弄琵琶矣。”《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 凤四老爹 果然别了 万中书 ,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 杭州 去了。”...
冉冉的意思:◎ 冉冉 rǎnrǎn(1) [gradually]∶渐进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2) [slowly] ∶ 慢慢地冉冉上升(3) [tenderly and droopingly]∶柔软下垂的样子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善驭的意思:(1).谓擅长驾驭车马。亦指擅长驾驭的人。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当世岂无騏驥兮,诚无 王良 之善驭。”《史记·秦本纪索隐述赞》:“ 造父 善驭,封之 赵城 。”(2).善于驱遣,使人或物服从自己的意志行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缉盗又莫先于善驭捕役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夫所谓善驭者,岂严刑以督之,抑姑息以从事哉!”...
深渊的意思:[释义](名)很深的水。 [构成]偏正式:深(渊 [例句]跌入万丈深渊。(作宾语)[同音]申冤...
绳墨的意思:比喻规矩、法度、纪律等。...
时俗的意思:◎ 时俗 shísú[(prevailing) custom of the time] [某一时代的]习俗;时下的习俗,流俗动荡的年月里,时俗也多变...
所至的意思:(1).所致,使其然。《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2).结局。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 梦与 因扣以所至, 艮 屏人愀然曰:‘是不能令终。’”...
太山的意思:(1).即泰山。山名。《孟子·梁惠王上》:“挟 太山 以超 北海 ,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2).即泰山。曲名。《文选·嵇康<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 李善 注:“ 曹植 有《太山梁甫吟》。 左思 《齐都赋》注曰:‘《东武》、《太山》,皆 齐 之土风謡歌謳吟之曲名也。’”(3).即泰山。称岳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谢得你太山做主,我是他嫡亲骨血。”...
堂坛的意思:犹殿堂。《楚辞·九章·涉江》:“鸞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营划援域,堂坛宏敞。”...
滔滔的意思:[释义](1) (形)形容大水滚滚。 (2) (形)比喻话多;连续不断。 [构成]叠音式...
腾驾的意思:(1).使车马奔驰。《楚辞·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南朝 宋 顾觊之 《定命论》:“游车翼滞,腾驾振幽。”(2).使(牲口)驾车。 汉 贾谊 《吊屈原赋》:“腾驾罢牛,驂蹇驴兮,驥垂两耳,服盐车兮。”...
同音的意思:◎ 同音 tóngyīn[unisonance] 同一读音同音字...
同类的意思:◎ 同类 tónglèi(1) [of the same kind;similar;belong to the same category]∶同一种类为与此同类。——《墨子·公输》同类小说(2) [same kind]∶指同一类人同类皆相忌...
蛙黾的意思:即蛙。亦指蛙声。《周礼·秋官·蝈氏》:“掌去蛙黽。” 唐 韩愈 《杂诗》之四:“蛙黽鸣无谓,閤閤祇乱人。” 金 元好问 《出京》诗:“城居苦湫溢,羣动日蛙黽。”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词:“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 苏 腻 柳 寻蓝本,吾大笑,比蛙黽。”...
王良的意思:(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3). 东汉 人,一...
萎枯的意思:犹干枯。 汉 东方朔 《七谏·乱》:“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萎枯以膏,燠暍以醒,坦之敞之,必絶其径。”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如元气偏注一肢,其他肢体,往往萎枯而不自觉矣,则其所谓一肢者,又何恃而能久存哉!” 叶君健 《火花》二三:“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勇气,从他们那几乎萎枯了的心里升了上来,扩散到他们全身。”...
物类的意思:(1).万物,各类的物。《荀子·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列子·周穆王》:“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於天地,应於物类。”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盖以明达乎事情,周知乎物类,洞瞩乎幽隐,而旁通乎民志。”(2).物的同类,同类。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音声之相和兮,物类之相感也。” 王逸 注:“言鸟兽相呼,云龙相感,无不应其类而从其耦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十:“ 郊 常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芰荷间有物跳跃出岸,乃方响一片。有知者识是蕤宾铁也。指拨精玅,致律吕相应,物类相感耳。”...
无所的意思:(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
无冀的意思:没有希望。《楚辞·九辩》:“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悵而无冀。” 朱熹 集注:“冀,望也。心谓既老将有所遇,故摇悦而日幸,然卒自知其无所望也。”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心悇憛而烦寃兮,蹇超摇而无冀。”《后汉书·窦融传》:“弃已成之基,求无冀之利。”...
无策的意思: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贤士的意思:◎ 贤士 xiánshì[able and virtuous person] 有才能的人贤士之处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良的意思:◎ 贤良 xiánliáng[able and virtuous man;be able and virtuous]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备的人...
翔翔的意思:(1).庄敬貌。《礼记·玉藻》:“朝廷济济翔翔。” 郑玄 注:“庄敬貌也。” 清 钱谦益 《姚母文夫人寿序》:“行列如舒雁,济济翔翔如也。”(2).安舒貌。《穆天子传》卷三:“吹笙鼓簧,中心翔翔。” 郭璞 注:“忧无薄也。”《汉书·韦贤传》:“朝宗 商邑 ,四牡翔翔。” 颜师古 注:“翔翔,安舒貌。”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之三:“震震灵鼉起,翔翔云舞来。”(3).高飞貌。《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众鸟皆有所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王逸 注:“翔翔,一作翱翔。”...
相似的意思:◎ 相似 xiāngsì[resemble;be similar;be alike] 相类;相像相似三角形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慎行论》...
相和的意思:◎ 相和 xiānghè[in proper proportion;in step with each other] 互相应和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相感的意思:相互感应。《易·繫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楚辞·九章·悲回风》:“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汉书·蒯通传》:“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说郛》卷十三引 宋 晁说之 《晁氏客语》:“人心动时言语相感。”...
相错的意思:(1).交错。《易·说卦》:“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 韩 之地形,相错如绣。” 唐 刘元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阳有作》诗:“ 九江 杳无际,七泽纷相错。” 明 袁宗道 《发遂平》诗:“一片云山不可辨,相错还成綺縠纹。”(2).交替;更迭。 银雀山 秦 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
效志的意思:亦作“効志”。察核心志,反省。《楚辞·九章·怀沙》:“抚情効志兮,冤屈而自抑。” 王逸 注:“効,犹覈也。” 汉 马融 《长笛赋》:“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致诚効志,率作兴事。”...
邪说的意思:◎ 邪说 xiéshuō[heretical ideas;fallacy;heresy] 不正当的议论、主张辟邪说...
行列的意思:[释义](名)人或物排成的直行和横行的总称。 [构成]并列式:行+列 [例句]他站在行列的最前面。(作定语)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荣行列。(作宾语)...
玄芝的意思:黑芝,灵芝的一种。《楚辞·东方朔<七谏·乱词>》:“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王逸 注:“玄芝,神草也。” 洪兴祖 补注:“《本草》:黑芝,一名玄芝。”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宋 朱熹 《寄山中旧知》诗之五:“归来应念尘中客,寄与玄芝手自封。”...
岩穴的意思:◎ 岩穴 yánxué[grotto;cave] 山洞云归而岩穴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旖旎的意思:◎ 旖旎 yǐnǐ[charming and gentle] 柔美的样子旖旎从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成公绥《木兰赋》说不尽软玉温香,娇柔旖旎。——《梼杌闲评——明珠缘》...
异形的意思:◎ 异形 yìxíng(1) [heterotypic]不同于一般类型,表现多种不同类型(2) 发育不同阶段有不同形状的(3) 一个群落中的不同成员有不同形态许多复合体水母都是高度异形的,主要为取食活动、防卫或生殖而专门分化...
隐身的意思:(1).不露身份。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一》:“初, 耳 餘 为刎颈交,俱隐身为里监门, 餘 常父事 耳 。”(2).犹隐居。隐而不出。《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 桓 乃慨然叹曰:‘使 桓 生行死归,於诸子何有哉!’遂隐身不出。” 唐 陈子昂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序:“吾无用久矣,进不能以义补国,退不能以道隐身。”(3).隐蔽身体。 唐 皎然 《投知己》诗:“若为令忆 洞庭 春,上有閒云可隐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荔姐 ﹞顾见一人追之急,度是强暴,而旷野...
音声的意思:(1).乐音;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2).泛指声音。《列子·杨朱》:“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者,谓之闭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这...
有行的意思:(1).出嫁。《诗·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晋 潘岳 《寡妇赋》:“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嬪於高族。”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及乎有行,嬪于君子。事姑至孝,旁穆六姻;为母深慈,均养七子。”(2).有所作为。《孟子·万章上》:“﹝ 虞公 ﹞时举於 秦 ,知 繆公 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3).谓有所施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堂属》:“近日, 冯琢菴 宗伯 琦 为左右少宰几三年,与 延津 李对泉 戴 相终始。 李太宰 无...
娱乐的意思:...
郁郁的意思:◎ 郁郁 yùyù(1) [literary talent]∶文采兴盛文笔郁郁(2) [heavy perfume]∶香气浓盛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郁郁 yùyù(1) [luxuriant;lush]∶生长茂盛郁郁葱葱(2) [gloomy;depressed]∶形容忧伤苦闷郁郁不乐...
鱼眼的意思:(1).鱼的眼睛。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鰲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清 陈维崧 《采桑子·哭西樵吏部》词:“从兹 东海 无奇气,鱼眼波红,鰲背霜浓。”(2).鱼眼珠子;像鱼眼珠子之物。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玉与石其同匱兮,贯鱼眼与珠璣。”(3).指水烧开时冒出的状如鱼眼大小的气泡。旧时常据以说明水沸滚的程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白醪酒》:“酿白醪法:取糯米一石,冷水浄淘。漉出,著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 石声汉 注:“水因热而放出气泡,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
芋荷的意思:即芋艿。因其叶似荷,故名。今 闽 西、 粤 东客家话尚有此称。 汉 东方朔 《七谏》:“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参见“ 芋艿 ”。...
正法的意思:◎ 正法 zhèngfǎ(1) [execute (a criminal)]∶处决犯人就地正法(2) [law;rule]∶正当的法则、制度...
直士的意思:正直、耿直之士。《荀子·不苟》:“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汉书·梅福传》:“折直士之节,结諫臣之舌。” 宋 欧阳修 《答西京王相公书》:“不量轻重之势,不度贵贱之位,必争以理而后止者,此直士也。” 清 唐甄 《潜书·主进》:“世尚文辞,则为名士;世尚气节,则为直士;世尚功业,则为才士。”...
执辔的意思:(1).谓手持马缰驾车。《韩诗外传》卷一:“ 子贡 执轡而问曰:‘……今 陈 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之在东宫,尤见幸待,入侍讽诵,出则执轡。”《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为 侯生 执轡, 张子房 为 圯上老人 纳履,后来兴王定霸,做出许多事业。”(2).引申为驾驭能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掣巧,随变生趣,执轡有餘,故能缓急应节矣。”...
执操的意思:持守节操。《韩非子·显学》:“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於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於乎,贞明执操,其丈夫女哉!”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顺》:“ 地皇 四年, 汉 起兵於 南阳 , 顺同 县 隗嚣 等起兵,自称上将军,西州大震,唯 顺 修道山居,执操不回。”...
钟子的意思:指 钟子期 。 明 张煌言 《感怀》诗:“流水非因 钟子 调,阳春只合 郢 人吟。”...
众人的意思:◎ 众人 zhòngrén(1) [multitude]∶大多数人众人都感到惊奇(2) [everybody]∶大家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common people]∶一般人,普通人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周鼎的意思:(1).指 周 代传国的九鼎。《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还,过 彭城 ,斋戒祷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九:“ 蓟门 重险旧 尧 封, 周 鼎销沉 泗水 踪。”参见“ 九鼎 ”。(2). 春秋 时 楚庄王 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问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 神龙 中兴, 周 鼎归 唐 。” 陈毅 《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 周 鼎...
珠玑的意思:◎ 珠玑 zhūjī(1) [pearl;gem]∶宝珠;珠宝(2) [graceful writing or expression]∶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浊世的意思:◎ 浊世 zhuóshì(1) [chaotic times]∶黑暗的时代;乱世(2) [the mortal world]∶佛教用语,指尘世...
自托的意思:见“ 自託 ”。...
自古的意思:(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子期的意思:即 锺子期 。 春秋 时 楚 人,精于音律,与 伯牙 友善。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子期 听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唐 李峤 《琴》诗:“ 子期 如可听,山水响餘哀。” 唐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诗:“三尺焦桐七条线, 子期 师旷 两沉沉。”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 子期 子野 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参见“ 伯牙 ”。...
不得志的意思:◎ 不得志 bùdézhì[unsuccessful] 谓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老五认为教民办学校是自己不得志...
愁郁郁的意思:忧伤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愁鬱鬱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汉 张衡 《思玄赋》:“愁鬱鬱以慕远兮,越 卬州 而游遨。” 宋 李芸子 《木兰花慢》词:“奈予怀渺渺,羇旅愁鬱鬱。”...
钟子期的意思:春秋 时 楚 人, 伯牙 鼓琴,意在高山流水, 钟子期 听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谓世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淮南子·修务训》。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 伯牙 之絶弦兮,无 钟子期 而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