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调好冬季“饮食钟”

调好冬季“饮食钟”

冬季寒冷,人们食欲多有增加,但并不意味着在冬季人体需要多的热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在冬季所需的能量与其它季节的差距并不大,因为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此时,甲状腺功能增强,去甲腺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加速了体内数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增加产热。此时应进行耐寒力锻炼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的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同时一冬下来,可长一身赘肉,民间即有“冬季又长肚子又长腰”的说法,同时还会使原来就胖或心血管功能不佳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妥善调理冬季食谱和食量,是冬季自我保健之关键。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冬季是减轻体重,控制肥胖的大好时机。此时,肥胖者晚餐应少吃,并安排得清淡一些。由于晚间人体异生作用大,营养素易成脂肪而储存,同时晚间活动量小,晚餐丰盛,则引起血脂升高,并易于沉积在血管壁上,为动脉硬化埋下隐患。

妇女冬季应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钙和铁应有充分的供应。老人和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老人冬季宜常吃粗粮、杂粮和薯类。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马铃薯、羊奶、兔肉、动物肝、动物血、豆腐、芝麻酱、红糖、虾米、虾皮以及带色叶菜也都适于冬季进食。

另外,死鳖、死鳝鱼不能吃。鳖鳝体内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蛋白中又以组氨酸为多,死后细菌会将组氨酸分解为组氨。组氨是对人体有害的毒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人吃了就会中毒。鳖、鳝鱼不同于其它鱼,它们的生命力强,离开水以后,生命力逐渐减弱,以至处于濒死状态,此时体内的蛋白质结构已开始崩解,体内外细菌开始向肌肉深层发展。一旦死亡,细菌生长更快,并产生大量组胺。所以,凡是死鳖、死鳝鱼一律不吃为好。

猜你喜欢

  • 便秘吃什么好通便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鼻炎的症状,怎么治疗有效?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去湿气的小妙招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祛湿的食物有哪些?祛湿的中药材有哪些?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脾虚的四大类型以及调理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