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博物洽闻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àwén

博物洽闻

拼音bó wù qià wén

含义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典故出处

  • 《汉书·司马迁传》:“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近义词

  • 见多识广

反义词

  • 孤陋寡闻

英文翻译

  • knowledgeabl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成语举例: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周吉甫晖,博物洽闻,恢奇奥雅,诗句之美,冠绝当时。”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博物洽闻是由“博物”和“洽闻”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博物”指的是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或对各种事物都有所了解,“洽闻”指的是广泛听闻各种消息或获得各种信息。因此,博物洽闻形容一个人对各种知识都有广泛的了解和涉猎。

使用场景

  • 博物洽闻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广博和见识丰富。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见解。

故事起源

  • 博物洽闻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九》中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晏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广泛涉猎各种学问,深得齐国国君的赏识。有一次,齐国国君问晏子:“你对于各种学问都有涉猎吗?”晏子回答说:“我对各种学问都有所了解,无所不知。”国君听后不以为然,于是向晏子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问题,晏子都能够回答得非常准确和详细。齐国国君听后非常惊讶,对晏子的博学多才赞叹不已,于是称赞晏子为“博物洽闻”。从此,博物洽闻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博物洽闻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其中,“博物”和“洽闻”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广博和见识丰富。

例句

  • 1. 他是一位博物洽闻的学者,对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2. 她的博物洽闻让人佩服,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科学,她都有很高的造诣。3. 这本书是一本博物洽闻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各种知识和信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博物洽闻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博物馆门口,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代表着各种知识和信息,这个人对各种声音都洽闻一番,表现出自己的博学多才。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博物洽闻的含义和形象。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博物洽闻,可以深入了解晏子的故事以及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博物洽闻的人。2. 初中生:我的老师是一个博物洽闻的人,他对各个学科都非常了解,我们经常向他请教问题。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成为一个博物洽闻的人,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

拆字解意

博物洽闻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