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踕后
拼音bá qián jié hòu
含义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典故出处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近义词
跋胡疐尾、跋前疐后
英文翻译
to be in a dilemma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跋前踕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行走时不稳定,前脚还没迈开,后脚却已经踩到了前脚的后跟。比喻说话或做事不谨慎,前后矛盾,不得要领。
使用场景
- 跋前踕后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不够稳重,不够谨慎。比如,一个人在交谈时,说了一句话,后来又马上收回,这时可以用跋前踕后来形容他的说话方式。
故事起源
- 跋前踕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秋水》。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秋水中行走,他的前脚还没迈出,后脚却已经踩到了前脚的后跟。这个故事通过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做事情时应该谨慎小心,不要前后矛盾。
成语结构
- 跋前踕后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跋”、“前”、“踕”、“后”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跋前踕后的,缺乏自信。2. 她在面试时跋前踕后,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真实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拆解成语的每个字的意思来记忆这个成语。跋指行走,前指前面,踕指踩,后指后面。结合这四个字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和报纸来进一步了解跋前踕后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写字的时候总是跋前踕后的,字写得很乱。2. 初中生:她在演讲比赛中跋前踕后,忘词了。3. 高中生:他在考试中跋前踕后,因为犹豫不决而错过了很多分数。4. 大学生:她在面试时跋前踕后,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5. 成年人:他在谈判中跋前踕后,导致谈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