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依
拼音chún chǐ xiāng yī
含义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近义词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反义词
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英文翻译
close interdependen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成语举例: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不宜改图。(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成语辨形:依,不能写作“衣”。
成语辨析:唇齿相依和“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但唇齿相依强调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难免。同时唇齿相依除了指国与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指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成语谜面:呀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文帝想攻打吴国,御史中丞鲍勋面谏魏文帝说“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文帝不但不考虑有益的意见,反而十分愤怒地贬他为治书执法官。
详细解释
- 唇齿相依是由“唇齿”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唇指嘴唇,齿指牙齿。嘴唇和牙齿是人的口腔器官,彼此紧密相连,互相依存。这个成语比喻人与人之间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依赖,就像嘴唇和牙齿无法分离一样。
使用场景
- 唇齿相依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依赖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亲密的夫妻关系、紧密的团队合作、密切的友谊等。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了一个关于唇齿相依的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被追杀,他的好友范宣为了救他,割下自己的肉喂给重耳。范宣的嘴唇和牙齿因此紧密相连,形成了唇齿相依的景象。从此以后,唇齿相依成为了形容关系密切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关系像唇齿相依,互相离不开。2. 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就像唇齿相依,非常紧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嘴唇和牙齿的紧密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如果嘴唇和牙齿分离开来,我们就无法正常地吃饭和说话了。所以,嘴唇和牙齿紧密相连,就像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依赖一样。
延伸学习
- 1. 学习更多关于成语的用法和故事,丰富自己的汉语知识。2. 学习其他形容关系密切的成语,扩大自己的成语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就像唇齿相依,天天一起玩耍。2.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关系很好,大家就像唇齿相依一样,互相帮助。3. 中学生:班级里的团队合作非常紧密,大家就像唇齿相依,共同完成任务。4. 高中生:我和我的闺蜜关系非常好,我们就像唇齿相依,互相倾诉心事。5. 大学生:团队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贡献,大家就像唇齿相依,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