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楹碧槛
拼音diāo yíng bì kǎn
含义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出处《花月痕》第十一回:“那时船正荡到柳阴中,远望那堤北,彤云阁雕楹碧槛,映着翠盖红衣,大有舟行镜里之概。”
典故出处
《花月痕》第十一回:“那时船正荡到柳阴中,远望那堤北,彤云阁雕楹碧槛,映着翠盖红衣,大有舟行镜里之概。”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雕楹是指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碧槛是指门窗上的青绿色装饰。这个成语形容建筑物或庭院装饰精美,富丽堂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建筑物或庭院的美丽和华丽。
故事起源
- 《诗经·周南·桃夭》中有一句诗:“雕楹碧槛,以望复关。”意思是在华丽的楼阁上,望着又一次关闭的城门。从此,雕楹碧槛成为形容建筑物美丽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雕楹和碧槛都是名词,形容词雕和碧修饰名词楹和槛。
例句
- 1. 这座宫殿的雕楹碧槛,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2. 这个庭院的雕楹碧槛,展现了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雕楹和碧槛的精美装饰形象化,想象自己置身于华丽的建筑中。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雕楹碧槛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城堡的雕楹碧槛,像是住着仙女的家。2. 初中生:我梦想有一天能住在一座雕楹碧槛的庭院里。3. 高中生:这幅画上的雕楹碧槛,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