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蛇尾
拼音hǔ tóu shé wěi
含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典故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近义词
为德不卒、有始无终
反义词
全始全终、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英文翻译
in like a lion,out like a lamb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成语举例: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冰心《陶奇的星期日记》)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头,不能读作“tou”;尾,不能读作“yǐ”。
成语辨析:虎头蛇尾和“有始无终”;都表示做事情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不同在于:①虎头蛇尾多比喻做事起初声势大;后来劲头小;“有始无终”没有此意。②虎头蛇尾是比喻性的;用于强调不了了之的意思时;“有始无终”是直陈性的;用于强调半途而废的意思时。
成语谜面:它;牛马
歇后语:大虫头长虫尾
成语故事
清朝时期,官场十分腐败,只要有钱就可以捐官。京城的都老爷给皇上上奏折要求整顿吏治。湖南巡抚接到皇上的指令,立即组织手下的文武百官进行考试,并声言对请人代考的人斩立决,当场抓了他二少爷的枪手,此事就只好虎头蛇尾了。
详细解释
- 虎头蛇尾是由“虎头”和“蛇尾”两个词组成的,虎头代表力量和威猛,蛇尾代表柔弱和缺乏力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开始时表现出的强大势头和最后的不尽如人意。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些开始时非常有激情和动力,但最终无法坚持下去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比如,一个项目开始时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失败或效果不佳,就可以用虎头蛇尾来形容。
故事起源
- 虎头蛇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贞观政要》一书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虎头蛇尾,蛇头虎尾。”后来经过演变,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虎头蛇尾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形象地描述了事物开始时的强势和结束时的无力。
例句
- 1. 这个计划开始时虎头蛇尾,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2. 他的演讲开始时很有激情,但到最后却变得虎头蛇尾,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化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虎头和一条蛇尾,虎头代表开始时的强势,蛇尾代表结束时的无力,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虎头蛇尾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半途而废”、“弄巧成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足球队开始时虎头蛇尾,最后没能赢得比赛。2. 初中生:我刚开始学习钢琴时非常有激情,但到后来却变得虎头蛇尾,没能坚持下去。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艺术节开始时很火爆,但最后却以虎头蛇尾告终,没有留下太多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