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俗成
拼音yuē dìng sú chéng
含义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典故出处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近义词
蔚然成风、相沿成习、蔚成风气
英文翻译
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成语举例:尊老爱幼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约,不能读作“yāo”。
成语辨形:俗,不能写作“浴”。
详细解释
- 约定俗成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根据共同的需求和习惯,对某种事物、行为或规则达成一种约定或共识。这种约定或共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成为一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守的惯例。
使用场景
- 约定俗成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规则或习俗在社会中被广泛认可和遵守的情况。它可以用于表达社会规范、行为习惯、传统习俗等方面。
故事起源
- 约定俗成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梁时期的《梁书·史臣传》,形容习俗久远而成为约定。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约定俗成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约定”和“俗成”。
例句
- 1. 这个习俗已经约定俗成,大家都遵守。2. 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约定俗成”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记忆“约定”时,可以联想到两个人通过约定达成共识;记忆“俗成”时,可以联想到习俗的形成和传承。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约定俗成相关的成语,如“习以为常”、“惯例”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每年过年家里都会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这已经成为我们家的约定俗成了。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约定俗成是每个月举行一次班会,大家一起讨论学习和生活的问题。3. 高中生: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