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韭晚菘
拼音zǎo jiǔ wǎn sōng
含义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
出处《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典故出处
《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近义词
春韭秋菘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应时的蔬菜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早韭晚菘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农耕文化,韭菜和菘都是常见的蔬菜,两者的种植时间和生长条件不同。韭菜一般在春季早期种植,对温度和土壤要求不高,生长迅速,所以早种的韭菜会比较好。而菘则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和更高的温度,所以晚种的菘会更好。这个成语通过比喻告诉人们,做事情需要抓住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不能过早或过晚。
使用场景
- 早韭晚菘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做事情需要把握时机,不能过早或过晚。比如在工作中,有些事情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去做,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导致效果不佳。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告诉他们做事情要抓住合适的时机。
故事起源
- 早韭晚菘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五年》中的一段话:“夫早韭晚菘,盖以时也。”这段话是说韭菜早种会长得好,而菘晚种会长得好,说明事物具有一定的时机和条件。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成语早韭晚菘。
成语结构
- 早韭晚菘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做事情要抓住时机,早韭晚菘。2. 这个项目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推进,不能过早或过晚,要像早韭晚菘一样把握时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农耕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种植韭菜需要早一点,而种植菘需要晚一点,这样就能记住早韭晚菘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以及其他与时机相关的成语,比如“时来运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会了早韭晚菘,知道了做事情要抓住时机。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早韭晚菘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合适的时机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3. 高中生
- 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早韭晚菘这个成语,深感其中的哲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