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骸易子
拼音xī hái yì zǐ
含义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参见“析骸以爨”。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昔宋执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
典故出处
《后汉书·来歙传》:“昔宋执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
近义词
析骸以爨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参见“析骸以爨”。
成语举例:援救无人,困宁孤城血泪喷。析骸易子民无怨,一志同仁。★《胭脂血弹词》第八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析,分解;骸,尸体;易,交换;子,儿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甚至不顾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像把自己的尸体拆成零件一样,交换给对方。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达到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商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齐策四》。据说在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孟尝君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王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原则,把自己的尸体拆成零件,交给了赵国的国君。这个故事形象地揭示了析骸易子的含义。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那份工作,不择手段,完全是个析骸易子的人。2. 在商场上,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真是个析骸易子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甚至把自己的尸体拆成零件一样,交换给对方的场景。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来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使用情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得到好成绩,不择手段,完全是个析骸易子的。2. 初中生:为了在班级选举中胜出,他变成了一个析骸易子。3. 高中生:他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不择手段,像个析骸易子一样。4. 大学生:为了找到好工作,他变成了一个析骸易子,不顾一切地去迎合公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