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
拼音shǒu wǔ zú dǎo
含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故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近义词
欢天喜地、欢欣鼓舞
反义词
闷闷不乐、不苟言笑
英文翻译
jump about joyful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成语举例:(1)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2)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足,不能读作“zhú”。
成语辨形:蹈,不能写作“倒”。
成语辨析:手舞足蹈和“兴高采烈”;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但手舞足蹈偏重于动作状态;“兴高采烈”偏重于形容心情。
成语谜面:做广播体操
详细解释
- 手舞足蹈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高兴或兴奋,以至于像在跳舞一样活动四肢。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庆祝、欢迎、胜利或喜悦的场合中表现出的激动和兴奋。
使用场景
- 手舞足蹈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例如:1. 在庆祝活动中,人们可以手舞足蹈地表达他们的喜悦和兴奋。2. 当你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消息时,你可以用手舞足蹈来形容自己的心情。3. 在欢迎重要客人或庆祝节日时,人们也可以手舞足蹈地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故事起源
- 手舞足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宰相。相传,有一次这位宰相在朝廷上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他非常高兴,于是就手舞足蹈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后来,人们就用手舞足蹈来形容非常高兴或兴奋的样子。
成语结构
- 手舞足蹈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手”、“舞”、“足”和“蹈”。
例句
- 1. 比赛结束后,球迷们手舞足蹈地庆祝胜利。2. 小明听说自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手舞足蹈地告诉了全家人。3. 欢庆春节的时候,人们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
记忆技巧
- 要记忆手舞足蹈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非常高兴地跳舞,手舞足蹈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可以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来历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考试得了满分,他手舞足蹈地告诉了同学们。2. 初中生:我们班在篮球赛中获得了冠军,大家手舞足蹈地庆祝胜利。3. 高中生:我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手舞足蹈地告诉了家人和朋友。4. 大学生:我通过了驾驶考试,我手舞足蹈地庆祝自己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