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尾乞怜
拼音yáo wěi qǐ lián
含义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典故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近义词
摇尾乞食、卑躬屈膝、乞哀告怜
反义词
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趾高气扬
英文翻译
wag the tail and flatt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成语举例:刚直不阿的人是不会为己之利向有权势的人摇尾乞怜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怜,不能读作“lǐn”。
成语辨形:乞,不能写作“气”;怜,不能写作“邻”。
成语谜面:狗见主人
详细解释
- 摇尾乞怜是由“摇尾巴”和“乞怜”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摇尾巴表示像动物一样摇动尾巴以示渴望和恳求,乞怜指乞求怜悯。摇尾乞怜形容一个人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讨好,以求得怜悯和同情。
使用场景
- 摇尾乞怜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同情或帮助而卑躬屈膝、讨好对方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讨好的行为是出于虚伪或卑劣的动机。
故事起源
- 摇尾乞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显学》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狼因为饥饿而去找一只狗借食,狗却要求狼摇尾巴才愿意分食。狼为了得到食物,摇动尾巴乞求狗的怜悯。后来,这个故事中的情节被引申为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讨好、乞求怜悯。
成语结构
- 摇尾乞怜是一个由动词、名词和动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老板的青睐,总是摇尾乞怜地表现自己。2. 她不愿意摇尾乞怜,宁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摇尾乞怜想象成一只狗在向主人乞求食物时摇动尾巴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摇尾乞怜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卑躬屈膝”、“苟且偷生”等,了解更多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和交往方式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看到老师生气了,他立刻摇尾乞怜地道歉。初中生:他为了得到同学的帮助,不得不摇尾乞怜地向他求助。高中生:她为了争取老师的同情,不惜摇尾乞怜地向老师倾诉自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