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筲之人
拼音dǒu shāo zhī rén
含义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典故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近义词
斗筲之辈、斗筲之器
反义词
宽宏大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举例: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筲,不能读作“xiāo”。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他说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分“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三类,“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详细解释
- 斗筲是古代一种容量很小的器具,用来盛放一些物品。斗筲之人比喻自以为了不起,高高在上,看不起别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自命不凡、自视过高的人,或者用来讽刺那些傲慢自大的人。
故事起源
- 据传说,古代有个人自称能够斗筲而饮,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技能。有一天,他在宴会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艺”,结果却没有成功,反而被人嘲笑。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斗筲之人”来形容那些自命不凡的人。
成语结构
- 由“斗筲”和“之人”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自以为是一位天才,但实际上只是个斗筲之人。2. 那个斗筲之人总是看不起别人,不受大家喜欢。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斗筲之人”与自视过高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非常高的斗筲上,高高在上,看不起别人。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目空一切”、“高不可攀”等,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总是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玩,他是个斗筲之人。2. 小学生:李华自以为数学最好,但他其实只是个斗筲之人。3. 初中生:那个班里的学霸总是独来独往,被大家称为斗筲之人。4. 高中生:有些同学考试成绩好,却不愿意帮助其他同学,真是一群斗筲之人。5. 大学生:有些人自视过高,总是嘲笑其他专业的学生,真是一群斗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