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厉精图治在词典中的解释
jīngzhì

厉精图治

拼音lì jīng tú zhì

含义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典故出处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近义词

  • 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英文翻译

  • strengthen the spirit and scheme for governing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成语举例:《清史稿·礼志》:“请一月三朝,以副厉精图治至意。”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厉精图治是由厉、精、图、治四个词组成的成语。厉表示严格,精表示精细,图表示计划,治表示治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治理国家或组织时,要严明纪律,精心规划,采取有力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使用场景

  • 厉精图治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它强调了在治理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注重细节,制定合理的计划,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有一则故事。昭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君主,他非常重视国家治理。有一次,昭公亲自到田地里去巡视,发现有一个农夫在田地里偷懒。昭公非常生气,立即下令将这个农夫处死,并对其他农夫进行了严厉的警告。这个故事表明了昭公对国家治理的严格要求,后来人们就用“厉精图治”来形容严格治理的态度和方法。

成语结构

  • 由四个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厉精图治,不能马虎从事。2. 这个公司的成功得益于领导者的厉精图治。3. 只有通过厉精图治,我们才能解决这个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的拼音记忆起来,然后组合在一起,形成成语的拼音记忆。例如,lì jīng tú zhì。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管理和领导相关的成语,例如“以身作则”、“明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每天都厉精图治,让我们的学习更有规律。初中生:学校领导通过厉精图治,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高中生:政府通过厉精图治,提高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大学生:企业领导者要通过厉精图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拆字解意

厉精图治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