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收拾
拼音bù kě shōu shí
含义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典故出处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近义词
不可救药、土崩瓦解
反义词
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英文翻译
irremediable <be hopeless; be impossible to pull back; get out of ha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成语举例: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事物破坏得十分严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拾,不能读作“sí”。
成语辨形:拾,不能写作“十”。
成语谜面:只收九人;只取玖名;定价九折出售
详细解释
- 不可收拾意味着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无法控制或挽回的地步,局势已经失去了控制,无法收拢。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些事态严重、无法挽回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局势混乱、人心涣散、秩序崩溃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将领,他率领军队与刘邦对抗。在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的军队已经处于溃败状态,无法挽回。这个成语形容了项羽的军队已经失去了战争的控制,无法再收拢。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例句
- 1. 情况已经不可收拾,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2. 这场火灾已经失控,火势不可收拾。3. 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局势已经不可收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项羽的败北和军队的溃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不可收拾与无法控制、无法挽回等词语进行关联,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不可收拾相关的成语,如“不可收拾的局面”、“不可收拾的局势”等,扩展词汇量和语境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火灾发生后,火势迅速蔓延,很快就变得不可收拾了。初中生:政府的失职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局势已经不可收拾。高中生:这场疫情已经蔓延到全球,形势变得不可收拾,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抗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