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睹著知微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ùzhīwēi

睹著知微

拼音dǔ zhù zhī wēi

含义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出处《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绝书》:‘子胥曰: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己。’”

典故出处

  • 《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绝书》:‘子胥曰: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己。’”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睹著知微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睹著知微”。其中,“睹著”意为通过观察,看到;“知微”意为了解微小的细节。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微小细节来了解事物的全貌或真相。

使用场景

  • 睹著知微多用于形容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来了解事物的真相或全貌。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时,善于观察细节,从而得出准确的判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他人行为或言语的细微变化有敏锐的观察力。

故事起源

  • 睹著知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中,淮阴侯刘邦与项梁一起起义,最终刘邦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在起义的过程中,刘邦观察到项羽的内心已经动摇,于是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项羽的言行举止,判断出了项羽已经失去了对战争的信心。最终,刘邦成功地利用这个机会,击败了项羽,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中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成为了“睹著知微”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睹著知微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睹著”和宾语“知微”组成。

例句

  • 1. 他观察力很强,总是能睹著知微,很少会被人骗。2. 这个侦探通过睹著知微,破解了一个看似不可能解开的案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睹著知微”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这个成语。首先记住“睹著”,表示观察;然后记住“知微”,表示了解微小的细节。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观察力和判断力相关的成语,如“洞若观火”、“目光如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睹著知微,发现了同学藏在书包里的小玩具。2. 初中生:老师讲课时,我通过睹著知微,发现了她的一处错误。3. 高中生:我通过睹著知微,发现了朋友脸上的微妙表情,知道她心情不好。4. 大学生:在实验室里,我通过睹著知微,发现了微小的实验数据变化,从而得出了准确的结论。

拆字解意

睹著知微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