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拔山扛鼎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ngāngdǐng

拔山扛鼎

拼音bá shān gāng dǐng

含义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典故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近义词

  • 拔山盖世、拔山举鼎

反义词

  • 软弱无力

英文翻译

  • great in strength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成语举例: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 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扛,不能读作“ɡànɡ”。
    成语辨形:鼎,不能写作“顶”。

成语故事

  • 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详细解释

  • 拔山扛鼎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拔山表示能够把山扛起来,而鼎是古代用来煮饭的大锅。拔山扛鼎用来形容人的力量和能力非常强大,可以完成任何困难的任务或承担重大的责任。

使用场景

  • 拔山扛鼎常用于形容那些具有非凡能力和胆识的人,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企业家、专业运动员等。

故事起源

  • 拔山扛鼎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相传有一个叫做愚公的人,他决心要拓宽家乡的土地,但是面对高耸入云的大山,他不知道从何下手。然而,愚公没有放弃,他决定用力拔山。虽然别人嘲笑他的愚蠢,但是他坚持不懈地每天用锄头挖土,直到最后他成功地拔起了山。这个故事象征着人的勇气和毅力,成为了形容人的力量和能力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拔山扛鼎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表示人的力量和能力非凡。

例句

  • 1. 他是公司的拔山扛鼎之才,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艰巨任务。2. 这位运动员的拔山扛鼎的精神使他在比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想象一个人用力把山扛起来,或者想象一个人用力把一个巨大的鼎扛在肩上,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和形象。

延伸学习

  • 拔山扛鼎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传统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拔山扛鼎的科学家。2. 初中生:他是班级里的拔山扛鼎之人,总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拔山扛鼎的社会领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4. 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我们需要拥有拔山扛鼎的勇气和毅力,不轻易放弃。5. 成年人:他是我们公司的拔山扛鼎之人,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项目。

拆字解意

拔山扛鼎成语造句

  • 拔山扛鼎造句(精选11条)

    1、暗鸣叱咤则风云变色,纵横驰骋则万人辟易,拔山扛鼎,穿金裂石,轻如飞鸟,捷似猿猱,都可以作为意念活动的内容。2、项羽喜欢勇武,虽能拔山扛鼎,却终究兵败自刎;曹操唯才是举,得一时之利,但终究变乱天下。3、他如今已是年近古稀又体弱多病,当年在...

  • 拔山扛鼎造句(精选10条)

    1、胖子变身后,有拔山扛鼎之力,这一顿老拳下来,即使怪兽身披鳞甲,也禁不住胖子这一顿打。2、你看我,孔武有力,人高马大,拔山扛鼎,闲杂人等哪里伤得了我!3、项羽虽名为霸王,力能拔山扛鼎,见到这种神鬼阵势也不由得心里打鼓。4、暗鸣叱咤则风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