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修文偃武在词典中的解释
xiūwényǎn

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含义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出处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典故出处

  •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近义词

  • 偃武修文

英文翻译

  • attend to civilian affairs and disband the troops <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成语举例: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20回:“那时宋朝自从南渡以来,家国偏安,仅云小康,正是修文偃武之际,重的极是文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修文偃武是由“修文”和“偃武”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修文指修养自身的文化修养,包括学习文化知识、培养美好的品德和道德等。偃武指缩减军备,即降低军事力量和军事活动的程度。修文偃武强调在和平时期,应该注重培养人的素质和文化,而不是过分强调军事力量。

使用场景

  • 修文偃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在和平时期注重文化教育,同时减少军备的做法。也可以用来指导个人在平时应注重修养自身,提升文化素质,而不是过分追求权力和武力。

故事起源

  • 修文偃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处于多个国家争霸的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然而,有一位智者提出了修文偃武的理念,主张在和平时期注重文化教育,减少军备,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一理念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和支持,并成为后来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之一。

成语结构

  • 修文偃武是由两个动词和一个连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在和平时期,国家应该重视修文偃武,注重培养人民的文化素质。2. 他主张修文偃武,认为军事力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修身养性的人坐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而他的身边没有武器和战争的痕迹。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修文偃武相关的成语,如“文武双全”、“文质彬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修文偃武,注重学习,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2. 中学生:修文偃武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和平发展的理念。3.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修文偃武更加重要,我们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同时关注国家的和平与发展。

拆字解意

修文偃武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