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夺席谈经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ótánjīng

夺席谈经

拼音duó xí tán jīng

含义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

典故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夺席谈经这个成语中的“夺席”指的是抢占座位,而“谈经”则是指谈论经书或经典。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在别人发言时抢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顾他人的发言权。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在讨论会、会议或学术讲座等场合,有人插嘴抢占发言权,不给他人表达意见的机会。

故事起源

  • 相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史实。据说,在古代的宴会上,有一位叫孟尝君的贵族,在听到大家的意见后,他总是急不可耐地抢先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给其他人机会。这个行为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于是就有了“夺席谈经”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夺席谈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在会议上,他总是喜欢夺席谈经,不给别人发言的机会。2. 别人还没说完,他就夺席谈经,显得很不尊重他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坐在一个圆桌讨论会上,大家轮流发表意见。突然,有人突然站起来,抢占了你的座位,并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给你发言的机会。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宴会礼仪和讨论文化,了解古代贵族的行为规范和礼仪要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经常夺席谈经,老师都听不到我们的声音。2. 初中生:在班会上,他总是夺席谈经,不给其他同学发言的机会。3. 高中生:在学术研讨会上,他一直夺席谈经,显得很不礼貌。4. 大学生:在学生会讨论会上,有人夺席谈经,导致会议无法顺利进行。这份学习指南提供了关于“夺席谈经”这个成语的全面学习资料,包括基本含义、详细解释、使用场景、故事起源、成语结构、例句、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内容。同时,还提供了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夺席谈经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