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难行
拼音cùn bù nán xíng
含义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出处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典故出处
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近义词
步履维艰、左右为难
反义词
一帆风顺、畅行无阻、一往无前
英文翻译
difficult to move even one step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举例:美娘赤了脚,寸步难行。(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难行,不能读作“nàn hánɡ”。
成语辨形:步,不能写作“不”。
成语辨析:见“步履维艰”。
成语谜面:下肢瘫痪;双脚被缚
歇后语:没脚蟹;瞎子丢了拐棍
详细解释
- 寸步难行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寸指长度单位,步指行走的动作,难行指行动困难。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在某种情况下,就连走一小步都非常困难。通常用来形容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或局势严峻,使人无法顺利前进。
使用场景
- 寸步难行通常用来描述各种困难的情况,例如:1. 形容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旅行困难,如:大雪封山,道路不通,寸步难行。2. 形容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进展缓慢,如:项目进度受限,各种问题频出,寸步难行。3. 形容在困难的经济条件下生活困苦,如:生活费用高涨,收入不增,寸步难行。
故事起源
- 寸步难行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二年》。故事中,齐国大夫晏婴被赐予一块土地,但土地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无法种植庄稼。晏婴想要修建堤坝以解决水患,但他找不到一块足够大的石头。最终,晏婴决定从家中搬运石头,每次只能搬运一小块,寸步难行。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在困难的环境下前进的艰辛。
成语结构
- 寸步难行的结构为“形容词 + 动词 + 动词”。
例句
- 1. 雪后道路结冰,行车寸步难行。2. 这个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进展缓慢,寸步难行。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新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寸步难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寸步难行这个成语:1. 将寸步难行的每个字的意思理解清楚,寸指长度单位,步指行走的动作,难行指行动困难。2. 将寸步难行与困难的情况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在困境中,连一小步都很难前进。
延伸学习
- 寸步难行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学习者还可以探索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步履维艰”、“脚步维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下雨天路面湿滑,小明骑车寸步难行。2. 初中生:考试前夕,小红发现自己复习不到位,感觉每一道题都寸步难行。3. 高中生:高考后,小王意识到自己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并不了解,感觉在未来的道路上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