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之地
拼音lì zhuī zhī dì
含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史记·留侯世家》:“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典故出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史记·留侯世家》:“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近义词
插针之地、立足之地
反义词
广阔天地、广土众民
英文翻译
a tiny bit of la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成语举例:天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之地都没有?(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锥,不能读作“chuī”。
成语辨形:锥,不能写作“椎”。
成语辨析:见“立足之地”。
成语谜面:线眼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打败,就向谋士郦食其讨教。郦生给刘邦出主意分封六国那些无立锥之地的后人,讨取民心就可以战胜项羽。张良坚决反对郦生的这种做法,认为刘邦天下都还没得到,分封他们,他们就各自为政,没人帮他打天下了。
详细解释
- 成语“立锥之地”意为立起一根尖锥所占据的地方,形容非常狭小的地方,没有多余的空间。用来形容地方狭小、容纳不下更多的东西。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地方狭小,无法容纳更多的人或物。可用于描述房间、车厢、座位等空间狭小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载,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非常害怕被人陷害,因此在自己的官邸里设置了一个极小的空间,只够立起一根尖锥。他告诫自己的随从,如果有人能够在这个空间里立起一根尖锥,就证明他是一个有能力陷害李斯的人。后来,立锥之地成为形容极小空间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式简洁,易于理解。
例句
- 1. 这个房间太小了,连立锥之地都没有。2. 公共汽车上人太多,只能站在立锥之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立锥之地”的形象记忆为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只能容纳一根尖锥。可以通过想象自己站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感受到拥挤和无法舒展的感觉,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立锥之地”相关的成语,如“寸步不让”、“寸土不让”等,这些成语都形容地方狭小,不容让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教室里人太多了,连立锥之地都没有。2. 初中生:这辆公交车上人太多,我只能站在立锥之地。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土地非常紧张,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4. 大学生:火车上座位紧缺,我只好站在立锥之地。5. 成年人:这个小餐馆里人太多,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只好换个地方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