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忧相救
拼音tóng yōu xiāng jiù
含义指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典故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近义词
同病相怜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成语举例:明·杨慎《祭玉垒王舜卿文》:“古语有之:‘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同忧相救是一个表示团结互助的成语。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人们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困境。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的人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社区活动等各种情境中使用。
故事起源
- 同忧相救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一书。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遇到了一只大鸟,大鸟告诉他自己是被捕食者追逐的,于是那个人帮助了大鸟。后来,这个人自己也陷入了困境,而大鸟也回来帮助了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将来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成语结构
- 同忧相救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其中,“同”表示相同,表示人们处于相同的困境;“忧”表示忧愁、烦恼;“相救”表示相互帮助、救助。
例句
- 1. 在这次自然灾害中,大家同忧相救,共同度过了难关。2.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都应该同忧相救,共同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分解为三个部分记忆。首先记住“同忧相救”这个整体的意思,然后逐个记住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可以通过制作一张记忆卡片,将成语和其解释、发音写在卡片上,反复阅读和回忆,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新闻等,了解更多关于团结互助的例子和实践。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同忧相救,互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大家应该同忧相救,共同解决困难,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同学们要相互鼓励,同忧相救,共同度过这个困难阶段。4. 大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同忧相救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大家要相互支持,共同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