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功害能
拼音fáng gōng hài néng
含义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而防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
典故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而防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
近义词
妒贤害能
反义词
求贤若渴、爱才如命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成语举例:为人不能妨功害能,要知人善任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指妒忌伤害能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妨功害能是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做法阻碍他人的功劳,损害他人的能力。它强调了那些无益于事业发展、只会给他人带来困扰与损失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那些不负责任、不贡献任何价值,却只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损失的人或行为。例如,对于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来说,如果某个成员总是偷懒、推卸责任,那么可以说他妨功害能。
故事起源
- 妨功害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故事中,曹操派出了一支军队去攻打蜀国,他派出的将领是很有能力的,但是却被他的儿子曹植妨害了。曹植在军队出发前,曹操给他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曹植理解为父亲不相信他,于是他在军队出发前动了手脚,将曹操的马鞍松了。结果在战斗中,曹操的马失控,导致曹操差点丧命。这个故事成了后来“妨功害能”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妨功害能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妨”意为阻碍, “功”意为功劳, “害”意为损害, “能”意为能力。
例句
- 1. 他的懒散和推卸责任的态度妨功害能。2. 这个员工总是不按时完成工作,给团队造成了很大的妨功害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背负着一袋功劳的同时,被另一个人用绳子绑住了脚,无法前进,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表达妨功害能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妨功害能相关的成语,如“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等,以加深对这类贬义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妨功害能。2. 初中生:他的懒散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妨功害能。3. 高中生:他的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不一致,妨功害能。4. 大学生:他总是推卸责任,对团队的工作造成了妨功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