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难支
拼音dú mù nán zhī
含义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典故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近义词
力不从心、孤掌难鸣、回天乏术
反义词
力挽狂澜、砥柱中流、回天之力
英文翻译
One log cannot propupa tottering building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成语举例: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集体的 智慧和力量,因为独木难支,众人捧柴火焰高。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比喻个人的力量单薄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成语辨形:支,不能写作“枝”。
成语谜面:桅
成语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崂山李二拜别哥哥嫂子去昆仑山学艺,学成回家见家乡天旱,哥哥饿死,嫂子吃茅屋上的茅草度日,李二就去河边捡华达石来施行道法做饭,用脚点火被嫂子点破,从此就变成独腿瘸子,人们戏称他是独木难支的“铁拐李”。
详细解释
- 独木难支是由“独木”和“难支”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独木表示孤立的木头,难支表示难以支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很难独自承担起一项困难的任务或面对困境,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才能完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需要他人的协助或支持。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他人的支持与鼓励才能取得成功。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国家的国王,他非常喜欢园艺,特别是栽种树木。有一天,他在皇宫的花园里种下了一棵美丽的树木,但是这棵树木只有一根枝条。国王对这棵树非常珍惜,他每天都会去看望它,并希望它能够茁壮成长。然而,不久之后,一场大风把这棵树的树枝吹断了,只剩下了一根孤立的木头。国王非常伤心,他尝试用绳子和木棍来支撑这根孤立的木头,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国王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和支持,才能够克服困难。于是,他号召他的臣子们一起来支撑这根孤立的木头,最终成功地将它支撑起来。从此,人们用“独木难支”来形容一个人难以独自完成困难的任务,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成语结构
- 独木难支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固定的顺序。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团队的合作,因为独木难支。2. 即使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也需要团队的支持,因为独木难支。3. 在困境中,他向朋友寻求帮助,因为他知道独木难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这个成语与故事起源联系起来,想象国王在花园里支撑孤立的木头的情景。2. 将这个成语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无法支撑一根孤立的木头,但是一个团队可以一起将它支撑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众志成城”、“众口难调”等,来丰富对团队合作和个人能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们都要互相帮助,因为独木难支。2. 初中生:在参加比赛时,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真的是独木难支。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时,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因为独木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