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旷若发蒙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àngruòméng

旷若发蒙

拼音kuàng ruò fā méng

含义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出处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典故出处

  • 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近义词

  • 旷若发矇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成语举例:〖示例〗忽奉手笔,旷若发蒙。 ★宋 苏轼《与佛印禅师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旷若发蒙这个成语由“旷若”和“发蒙”两个词组成。旷若表示思想空虚、茫然无措的状态,发蒙表示对事物不明白、无法理解的状态。合在一起,旷若发蒙形容一个人的思维状态空虚,无法找到适合的方法或策略来解决问题。

使用场景

  • 旷若发蒙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复杂的问题时,思维混乱,不知所措。也可以用来形容学习或工作中的困惑和迷茫。

故事起源

  • 旷若发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外物》篇。故事讲述了庄子和他的弟子到河边捕鱼,庄子坐在岸边发呆,弟子问他为什么不去捕鱼,庄子回答说:“我思考的时候,脑袋里就像是一片空白,旷若发蒙。”从此,旷若发蒙成为了形容思维空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旷若发蒙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组成。

例句

  • 1. 在面对重要决策时,他的思维常常旷若发蒙,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2. 考试前的准备不充分,导致他在考场上旷若发蒙,答不出题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旷若发蒙理解为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脑袋里一片空白,就像是迷雾笼罩,无法清晰思考。可以通过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思维状态的成语,如“心如止水”、“思绪万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突然旷若发蒙,不知道该怎么解答了。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我看到一道陌生的题目,脑海中一片旷若发蒙,完全没有思路。3. 高中生:面对未来的选择,我感到旷若发蒙,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大学专业。

拆字解意

旷若发蒙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