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带轻裘
拼音huǎn dài qīng qiú
含义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典故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近义词
轻裘缓带
英文翻译
have a loose belt and wear a light fu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成语举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缓带轻裘,羊叔子乃斯文主将;葛巾野服,陶渊明真陆地神仙。”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从容闲适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羊祜字叔子,作为荆州军队主帅,经常身不披甲,穿着轻软的裘皮大衣,坐着豪华的马车,游山玩水,被人称为“斯文主将”。
详细解释
- 成语“缓带轻裘”源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为“缓带轻裘,素衣惟良”。其中,“缓带”指的是慢慢走路,而“轻裘”指的是薄而暖和的皮袄。这个成语形容在寒冷的天气里不急于行动,而是通过穿着轻薄的衣物来保持温暖。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温暖的方式。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慢慢行动、小心谨慎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静、不慌不忙的心态。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董仲舒,他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政治家。据说,当时董仲舒在冬天里穿着轻薄的衣物,但他并不着急行动,而是慢慢走路来保持温暖。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并演变成了成语“缓带轻裘”。
成语结构
- 主语+缓带+轻裘
例句
- 1. 他在冬天里穿着轻薄的衣物,缓带轻裘,却依然保持温暖。2. 面对困境,他始终保持缓带轻裘的心态,不慌不忙地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缓带轻裘”与寒冷的冬天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穿着轻薄的衣物在寒冷的天气里慢慢行走,却依然保持温暖的场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温暖、冬天相关的成语,如“冰雪聪明”、“冬暖夏凉”等,可以扩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里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不需要缓带轻裘。2. 初中生:在寒冷的冬天,我喜欢缓带轻裘,享受慢慢行走的温暖。3. 高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要保持缓带轻裘的心态,不慌不忙地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