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严阵以待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zhèndài

严阵以待

拼音yán zhèn yǐ dài

含义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典故出处

  •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近义词

  • 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反义词

  • 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英文翻译

  • stand ready in battle arra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成语举例: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阵,不能读作“zèn”。
    成语辨形:阵,不能写作“陈”。
    成语辨析:(一)严阵以待和“枕戈待旦”;都有“警惕性高;等待敌人”的含义。但严阵以待偏重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枕戈待旦”偏重在杀敌心切;等待杀敌。(二)严阵以待和“厉兵抹马”;都有“作好战前准备”的意思。但严阵以待侧重于“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秣马厉兵”侧重于“人员的行动”。

详细解释

  • 严阵以待是指在战争或重大事件面前,组织防守时所采取的严密布置,以确保安全。也可用于形容在重要场合或关键时刻,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重要的考试、比赛、竞选等场合中,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在重大会议、重要谈判等场合中,准备充分,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故事讲述了贾府和荣府的宴会。贾府的人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而荣府的人却没有做好准备。最终,贾府的人以严密的阵势取得了胜利。因此,人们常用“严阵以待”来形容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各种情况。

成语结构

  • 严阵以待的结构为“形容词+名词+以+动词”,其中形容词为“严”,名词为“阵”,动词为“待”。

例句

  • 1. 在比赛前,运动员们都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挑战。2. 在重要会议上,我们应该严阵以待,做好充分准备。3. 考试前,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为了能够严阵以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严阵以待”与“做好充分准备”这个意思进行联系,形象地想象自己站在一个严密布置的军阵中,做好各种防守准备,以迎接可能发生的情况。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准备”、“防守”相关的成语,如“准备充分”、“防患未然”等,以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明天有一场重要的考试,我要严阵以待,做好充分准备。2. 初中生:参加篮球比赛时,我们队严阵以待,全力防守对方的进攻。3. 高中生:面试前,我会严阵以待,准备好自己的优势和回答问题的技巧。4. 大学生:为了应对毕业论文答辩,我会严阵以待,准备充分,以确保成功通过。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严阵以待”。

拆字解意

严阵以待成语造句

  • 严阵以待造句(精选100条)

    1、恰逢蒋介石调重兵进攻黄洋界,陈毅安凭险据守,利用竹钉阵和滚石、檑木严阵以待,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战胜了于己10倍以上的敌人,保卫了井冈山大本营。2、从早上6点军用车辆就严阵以待.3、吕祖善:严阵以待夺取全面胜利,吕祖善。4、他们严阵以待...

  • 严阵以待造句(精选22条)

    1、世界不能放松警惕。世卫组织必须协助各国严阵以待,做好更充分的准备。2、我们要严阵以待地对待这次重要的军事演习。3、我们必须严阵以待身边的没一件事情,坚持朝着一个方向奋斗下去。4、红军战士在山坡上的岩石后面埋伏好,严阵以待,随时等待日本人...

  • 严阵以待造句(精选50条)

    严阵以待解释: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近义词:盛食厉兵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反义词:毫不为备麻木不仁麻痹大意1、银杏树高大挺拔,像严阵以待的士兵,气势非凡。它可以长到40多米,相当于十几层楼房那么高。银杏树不仅高大,而且寿命也长,可以活上...

  • 严阵以待造句(精选21条)

    1、侦察员们在草丛中埋伏好,严阵以待,只等走私分子露出头来。2、面对着不知何时又会来袭的敌人,战士们严阵以待。3、早上,我刚踏进教室,老师就来了,我匆匆忙忙放下了书包,坐在座位上严阵以待。4、看见美的事物,我们只有去呵护它,倘若你要破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