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厚此薄彼在词典中的解释
hòu

厚此薄彼

拼音hòu cǐ bó bǐ

含义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出处《梁书·贺琛传》:“所以然者,出嫁则有受我,出后则有传重,并欲薄于此而厚于彼,此服虽降,彼服则隆。”

典故出处

  • 《梁书·贺琛传》:“所以然者,出嫁则有受我,出后则有传重,并欲薄于此而厚于彼,此服虽降,彼服则隆。”

近义词

  • 另眼相看、薄彼厚此、厚彼薄此

反义词

  • 不偏不倚、天公地道、一视同仁

英文翻译

  • favour one and slight the oth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成语举例:张树声出身淮军,对边军支援,厚此薄彼,已经有许多人说过话。(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对事物有偏见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薄,不能读作“báo”。
    成语辨形:薄,不能写作“博”或“簿”。
    成语谜面:偏爱

详细解释

  • 厚此薄彼是指对待不同的事物或人,给予不同的重视程度。其中,“厚此”表示对某事物或人给予较高的重视和关注,“薄彼”表示对其他事物或人给予较低的重视和关注。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对待事物或人时的不公平和不平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或描述某人在处理事务或对待他人时的不公正行为。例如,可以用于批评某个领导对待下属的不公平,或者描述某人对待不同朋友的差异待遇。

故事起源

  •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经典著作,其中有关于孔子的言论记载了这个成语的起源。据传,孔子的学生曾问他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孔子回答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也。居必拜,坐必安,言必敬,行必恭。”这段话中的“居必拜,坐必安”就是对待不同人的不同态度,形成了“厚此薄彼”的观念。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即“厚此”和“薄彼”。

例句

  • 1. 领导对待不同部门的员工,总是厚此薄彼,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2. 这个公司对待新员工和老员工的待遇完全是厚此薄彼的,导致了员工流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厚此薄彼”拆解成两个部分,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厚此表示对某事物或人给予较高的重视,可以联想“厚爱”;薄彼表示对其他事物或人给予较低的重视,可以联想“薄待”。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不公平、不平衡相关的成语,例如“一视同仁”、“公平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待学生应该是一视同仁的,不能厚此薄彼。2. 初中生:班主任总是厚此薄彼,对待一些学生特别好,对其他学生却很冷淡。3. 高中生:学校应该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不能厚此薄彼地对待不同的学生。4.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些公司对待应聘者就是厚此薄彼,对一些学校的学生更加偏爱。

拆字解意

厚此薄彼成语造句

  • 厚此薄彼造句(精选34条)

    1、把你要的酒送来了,整整两百箱,一箱里面有六个纸盒子包装的单个酒瓶了,总共以前两百瓶酒,装了大半间屋子,够白了送礼了,每个好朋友都能顾得上,没有厚此薄彼。2、沐少爷放心,老朽不是那等厚此薄彼之人,定然会一碗水端平!3、我们执行民族政策时要...

  • 厚此薄彼造句(精选31条)

    厚此薄彼解释: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近义词:另眼看待轻重有别厚彼薄此另眼相看薄彼厚此反义词:一视同仁不分畛域等量齐观不偏不倚天公地道1、领导干部在群众中不能搞亲疏,更不能厚此薄彼。2、对待两个孩子,父母不...